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写》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1-16 13:25:1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古诗文默写。(6分)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题)
小题1:????????,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小题2:????????,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蜀道难》)
小题3:????????,终岁不闻丝竹声。????????,黄芦苦竹绕宅生。(《琵琶行》)
小题4:????????,非无圣主;????????,岂乏明时??(《滕王阁序》)???
小题5:商,伤也,????????;夷,戮也,????????。(《秋声赋》)?


参考答案:
小题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题文】文化经典阅读:阅读《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9分)
孟子曰:“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矢人惟恐不伤人,函人惟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人役而耻为役,由弓人而耻为弓,矢人而耻为矢也。如耻之,莫如为仁。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上》)
【小题1】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矢人惟恐不伤人,函人惟恐伤人。”
译文“造箭的人难道比造铠甲的人不仁吗?造箭的唯恐(造的箭不尖利)不能射伤人,造铠甲的唯恐(铠甲不坚硬)使人被射伤。”
B.“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
译文“内心仁慈才是美。选择不和有仁德的人相处,哪能算聪明?”
C.“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译文“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死去。”
D.“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庄子《逍遥游》)
译文“天色深蓝,难道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太远太高,看不到它的边际呢?”
【小题2】孟子在这里把行仁的人比作“        ”,如果“为仁”没有达到自己要的效果,就要学会“            ”(2分)(请用原文回答,第一空两个字,第二空四个字)
【小题3】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怎样理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结合前文简要分析。(4分)
答: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B
【小题2】(2分)“ 射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3分)“里仁为美;择不处仁”应译为“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好。经过选择却不住在有仁德的地方”)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根据“仁者如射”与“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就可填准两空。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3】
试题分析:抓住“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如耻之,莫如为仁”“ 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这些关键句子加以理解评价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关于课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二段写庄宗接受遗命并忠实执行父命的形象,概括了庄宗全盛时期的征战情况,体现了庄宗的“忧劳”。
B.本文第三段有叙有议,再现了庄宗的盛衰,令人感叹,用“意气之盛”回应文章第一段的“盛”字和“得天下”三字。本段叙事欲抑先扬,为下文写“抑”张本。
C.第四段以“莫能与之争”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引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的教训。
D.本文用平实的语言生动的叙说事例,深入地说明事理,语言平易近人,自然晓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对引用文字的作用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引用诗句,说明颜色之深)
B.“浆液甘酸如醴酪”(引用序文,说明味道鲜美)
C.所以有“荔枝十花一子”的谚语(说明授粉机会少)
D.“南州六月荔枝丹”(引用诗句,寄托赞美之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题文】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食指,原名郭路生,山东烟台人,中国现代诗人,主要作品有《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
B.朦胧诗,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出现的一类诗歌的统称。他们是十年动乱中成长起的一批青年诗人,代表人物有舒婷、顾城、北岛等。
C.老舍,原名舒庆春,中国现代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
D.荀子,名况,字卿, 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先秦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提倡“性恶论”,时人尊称“荀卿”,今存《荀子》,为其门人所编著。


参考答案:【答案】D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篇作者、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解答此道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要注意各项表述中有关作品同作者、年代是否一致。题中,D项,《荀子》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名句名篇默写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