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1-16 13:28:5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归附)
B.后五年,吾妻来归(回家)
C.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被休弃回娘家)
D.臣请完璧归赵(归还)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应为“女子出嫁”)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住宅的阳台???????在沾满尘土的棕榈树和玫瑰丛之间,阳台上摆着乳白色的椅子和小桌子。
②虽然兔子不时地???????姿势,但是总离不开准星。朱阿总觉得有人在拉他背心的下摆。一看,是个梳着辫子、满脸雀斑的小姑娘。
③我极不寻常地高高???在煤店老板的地窖穹顶前,而煤店老板正在这地窖里伏在小桌子上写字。
④这个镇子也和前两个镇子一模一样,只是镇子的广场上??????着一群人。

A.掩映变幻漂浮纠集
B.掩映变换飘浮麇集

C.遮掩变幻飘浮麇集
D.掩蔽变换漂浮云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B 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C.飞鸟为之徘徊
D.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B无穷无尽的境域C回翔盘旋D躲避隐藏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A.求善贾而沽诸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
B.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岁不我与

C.遇诸涂韫椟而藏诸
D.天之将丧斯文也君子之至于斯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A兼词,之乎/兼词,之于;B动词,参与,介入/动词,等待;C兼词,之于/兼词,之乎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得知老区受灾的消息后,老校长把他和妻子一生省吃俭用??????的十多万元全都
损献给了灾区人民。
②为了配合我主力部队的作战行动,这个作战小分队深入敌后,以多种斗争方式
了敌人的增援兵力,为主力部队的最后胜利赢得了主动。
③这位中年知识分子愤怒地说:“在那种毫无言论自由的???????????中,我一个手无
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还能做些什么呢?”

A.聚集钳制情景
B.聚积牵制情境

C.聚积钳制情景
D.聚集牵制情境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聚积”偏重于时间先后,由少到多地逐渐增加;“聚集”偏重于空间位置,由各处集合到一起。“牵制”是从侧面或较远距离或间接地设法拖住;“钳制”是直接地用强力或强硬措施来控制。“情景”偏重于具体可见的景象;“情境”偏重于人所处的客观环境、处境。)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