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16 13:32:3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昨天晚上,忽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我被振聋发聩的雷声惊醒了。
B.《康熙王朝》是一部以史实为依据的鸿篇巨制,它囊括了康熙在位时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
C.最近,那位足球明星在场上情绪低落,心不在焉,传球和防守都差强人意,真是令人失望。
D.当年中国音乐家往外走,现在世界著名音乐大师趋之若鹜地进入中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指声音大,使耳聋的人都听得见,或比喻高超的言论使麻木糊涂的人觉醒;B指篇幅长,规模大的著作;C大体上还令人满意;D比喻很多人争相追逐,趋附,含贬义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句中的一句扩展成一段话,表现孤独寂寞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一路征程,不觉已是黄昏时分。抬眼所见,是一棵缀着稀疏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江苏常州疫苗造假手法与三鹿公司在婴儿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手法相似,但其危害性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受害者最少超过100万人。
B.海口警方对参与赌博,为赌博违法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或充当“保护伞”,坚决予以辞退或开除,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C.观众当然需要娱乐,但更需要多方面的文化营养,需要在艺术熏陶中特别是在创新思维的激发中走向精神境界的现代化。
D.目前,建行、工行收紧了首套房贷优惠政策。只有客户购买其网上银行的产品,才可获首套房贷首付3成利率8.5折、首付4成利率8折的优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虽然不是每到一处人生驿站,都有丰硕的收获,不是每一个希冀都有理想的答案,旅途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  
逆境中定会有峰回路转?
心中就会有永远也欣赏不完的风景
③ 但只要我们奋勇执着
④ 幸福和快乐也会伴你度过每一个驿站??
⑤ 只要活得充实,哪怕清贫 

A.⑤④③①②
B.③①②④⑤
C.③①⑤④②
D.⑤④②③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语句衔接题一般可以从话题角度(空间、时间、人称等)一致,情感事理一致(如一面和两面、正面和反面、原因和结果等,要符合事理),情境氛围,句式结构,语气、音韵和谐等角度考虑解题。
根据这段文字的开头“虽然”一词的提示,我们可以推知③跟在其后,放在最前面。从语意的承接上,可知②是一个总结性的句子,应放在最后,③是表条件的句子,应放在各自领起的复句前。④是表示结果的句子,应该对应放在③或⑤后,根据语意可知④⑤关系紧密,①③关系紧密。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题文】下面这段文字是从哪三个方面指出儒、道“离异而对立”的?请简要概括,不超过20个字。(4分)
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乐观进取;一个出世,消极退避。如果说荀子强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如果前者由于以其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那么后者则恰恰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


参考答案:【答案】①人生态度 ②美学观点 ③不同观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概括归纳,先要划好层次,其次进行实质内容的概括。本题目的三个方面正好从三个分号出发做。不难概括:①人生态度 ②美学观点 ③不同观点的影响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