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六)
2017-01-16 13:32:5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蝉联禅让殚精竭虑箪食壶浆
B.歼灭忏悔纤尘不染安土重迁
C.分娩央浼力挽狂澜冠冕堂皇
D.亢奋伉俪引吭高歌沆瀣一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蝉chán、禅shàn、殚、箪dān? B.歼jiān、忏chàn、纤xiān、迁qiānC.娩、冕miǎn、浼měi、挽wǎ? D.亢、伉kàng、吭háng、沆hàng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题文】在下列句中横线处填入相关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这都是       人为的因素决定的。但无论如何,你不学会处世,可能再简单的问题,       会变得复杂;      再复杂的问题,也会变得简单。

A.再说 由于 也 否则
B.其实 由于 也 反之

C.其实 因为 就 反之
D.再说 因为 就 否则


参考答案:【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B(再说:表示推进一层。其实: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由于:表示原因或理由。因为:表示原因;常跟“所以”连用。否则:如果不是这样。反之:与此相反;反过来说或反过来做。)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近义词辨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点评:虚词它在语句中起着调节各种语言关系的作用,在口语尤其在书面语中使用频繁。在高考中作虚词题目,主要是凭语感,可以造一些结构相似的句子来分析它的正误,其次是理性分析。分析应考虑这样几点:一是虚词词典含义的分析,先分开解释,后组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从事物本身的逻辑来看,文章应该结束了,但作者又扯到别的问题上去,这实在是弄巧成拙。
B.这所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态度、文化修养、举止言谈等都显得格格不入。
C.你只要设身处地为我们想想,就会同情我们的处境,不会对我们求全责备了。
D.小时候,父亲对我们兄弟三人从没有过好脸色,有时耳提面命,甚至棍棒相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弄巧成拙: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格格不入: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耳提面命: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要求严格。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一次辩论会的两段辩词,请你根据辩词内容引出甲、乙两方辩题。要求:双方辩题语言要简洁,不超过10个字,具有可辩性。(4分)
甲说: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读书,可以彻悟人生意义;读书,可以洞晓世事沧桑;读书,可以广济天下民众;读书,可以深入科技殿堂。人欲成才,士欲济世,务必开卷读书。
乙说:现在的同学可能都喜欢看武侠、言情一类的小说、书刊,有时会达到废寝忘食、手不释卷的程度,他们一旦看迷了书,便会走火入魔,那他们上课一心只想着书,没心思学习,成绩就会一落千丈。还有些人被书中的一些情节所吸引,模仿书中的人物,有时还会走向犯罪的道路。这不是看书害了自己吗?
甲方辩论题目:?????????????????????乙方辩论题目:???????????????????????????????????????


参考答案:甲:开卷有益(读书利于我们成长)。乙:开卷未必有益(读书未必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短文片段,按要求做题。???? 总理不肯喝水与乡长不让喝水   3月20日,温家宝总理踏访云南农户考察旱灾时,一位老大娘要给总理倒水,总理拦下说:“你们运来这点水不容易,我们不能多喝你们的水。”
  3月22日,河南睢县65岁的农民魏克兴找乡长蒋友军反映问题时,顺手拿起办公桌上乡长的水杯欲喝水,被乡长喝止,发生口篇和肢体冲突。乡长喊来警察,把魏克兴拘留7天。媒体曝光后,乡长依然理直气壮:如果是老百姓之间,这类小纠纷就算了;但不拘魏克兴,他将“没有办法在这个地方干下去”;如果公安机关没有征得他的同意提前释放,他要告公安局。“这事你们报道老百姓还可以,我一个乡长,现在被网友这样评论,你说我还咋干?”
  基层干部面对老百姓时倨傲骄横的心态,让人目瞪口呆,辽阳市网友说:“看看总理不肯喝旱区灾民的一杯茶,再看看这个乡长的嘴脸,党给你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是作威作福的,不拘留当事人没办法干?何等的威严!”昭通市网友指斥这位乡长:“农民是你的衣食父母,懂吗小子?”(《中国青年报》2010年4月9日)
问题:请用一句话评论这则消息,要求观点鲜明,运用对偶的手法,不超过10个字。
?????????????????????????????????????????????????????????????????????????????????


参考答案:示例:一杯清水,两颗灵魂。
   ?一杯清茶水,两样公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