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八)
2017-01-16 13:34:1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孟子》章节,按要求回答(6分)
孟子谓戴不胜①曰:“子欲子之王之③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 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曰:“使齐人傅之。”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③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 得矣;引而置之庄岳①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 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1)下列各项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孟子对呆不胜说:“假定有个楚国大夫在这里,想让他的儿子学齐国话,那么请齐国的人教他呢,还是请楚国的人教他呢?”孟子其实心里明白,故意一问罢了。
B.如果一个楚国人向齐国人学习齐国语言,许多楚国人干扰他,即使天天用鞭子打他,逼他学齐国话,他也不可能学会的。孟子强调的是环境的影响。
C.如果在王宫中的人,不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都是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么宋王也一定会变好的。
D.薛居州是个好人,如果大家都如同他一般,那么社会也会变化的
(2)孟子强调环境的重要性,意在说明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参考答案:(1)B?? (2)要让一个国君成为好的国君,不是靠一个人的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翻译下面文言语段
夫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俛噣白粒,仰栖茂树,鼓翅奋翼,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醎,倏忽之间,坠于公子之手。


参考答案:见译文


本题解析:
蜻蜓还算小的,黄雀也是如此啊。他俯身啄食白米粒,飞上茂密的树上?息,不时地拍打着翅膀奋飞,自以为不会有灾祸,跟谁也没有争端。哪知那些公子王孙,左手持着弹弓,右手握着弹丸,正要从七八丈高的天空中捕捉自己,并已瞄准了自己的脖子。它白天还在茂密的树枝间嬉戏,晚上已被调成酱醋制成佳肴了。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滕文公①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注释]①滕文公:战国时滕国国君。滕立国于西周初,其地在今山东滕县西南。
小题1: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②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
小题2:上文中,孟子阐述了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


参考答案:
小题:①滕国是个小国,夹在齐国和楚国的中间,侍奉齐国


本题解析:
小题:见译文
小题:无
参考译文
滕文公问道:“滕国是个小国,夹在齐国和楚国的中间,侍奉齐国呢,还是侍奉楚国呢?”孟子回答道:“谋划这个问题不是我力所能及的。一定要我说,就只有一个办法:把护城河挖深,把城墙筑牢,与百姓共同守卫,百姓宁可献出生命,也不逃离,这样就有希望了。”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后面题(9分):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遣归”。
府吏得闻,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安慰,久久莫相忘!”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及时遣归 相:互相
B.终老不复 取:取代
C.家来贵门 谢:感谢
D.不相从许 会:一定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时时安慰  三岁
B.府吏得闻  朝搴阰木兰兮
C.敢助妇语以解忧
D.吾今报府洵美
小题3:下列语句中句式与其它各句不一样的是(  )(3分)

A.汝是大家子
B.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C.为仲卿母所谴
D.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猜测出词义,即文言猜读法。A.副词,起指代作用,“我”; B.通“娶”,娶妻;C.辞别。 所以选D。
小题2: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A “为”均为动词,作为; B“之”,前者为代词,这件事;后者为结构组词,的; C“何”,前者为疑问代词,怎么;后者为疑问代词,什么; D“且”前者为副词,暂且;后者为连词,并且。所以选A。
小题3:
试题分析: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C“为仲卿母所谴”是被动句;其他三项都是判断句。所以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以其无礼晋——佚之狐言郑伯曰
B.朝济而夕设版——若不阙秦,将取之
C.樊於期前曰——度我之军中,公
D.臣壮也,犹不如人——夫晋,何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文言文阅读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