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五)
2017-01-16 13:35:5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仿照画线句的句式特点,在空格处写上两个与上下文语意协调的句子。(4分)
暮色漫过原野,晚风的歌声轻轻流淌,你可曾听见?????????????????????,你可曾看见????????????????????,你可曾闻到?大自然充满了美,不会去发现,每天的日出日落、每年的花开花谢只是不变的往复,从而用平淡把一颗心过早地掩埋。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弼辟自用
B.然黼趋雀跃
C.讥带剑金蝉脱
D.帖异钟灵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650">A.手(zhāo)
B.影(yàn)
C.青(xìng)
D.浮(zǎo) 事(zhào)
红(yīn)
(qú)
(zào) 河(pàn)
(yàng)
蔽(yìn)
(sù)

(xìn)
(xiàn)
氲(yīn)
风(shuò)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处分设警告、记过、记大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五种,对于极个别屡教不改、影响极坏的学生可留校察看(半年)和开除学籍。
B.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我们的祖国不再是一个任意被帝国主义列强侮辱和掠夺的国家了。
C.省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法管理,求真务实,注重实效,严格评审标准,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干涉,坚决防止弄虚作假。
D.中宣部负责人强调,必须把有偿新闻、买卖书号等不正当行为当做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常抓不懈,抓出成效。



5、语言运用题  【题文】请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虚词,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5分)
近年来,      ①      网络文化的强势流行,诸如“雷人”“给力”“吐槽”等众多网络新词层出不穷。最近“十动然拒’”“人艰不拆”“喜大普奔”“不明觉厉”等一批所谓网络新成语又在青年群体中快速传播广泛使用。     ②      这种现象,专家表示尽可淡然处之,     ③       造词热并非网络时代独有的现象,每当社会处于发展活跃期,新词新语就会大量涌现。       ④      这些新词新语要融入社会语言系统并长期存在,必须能填补人们表达上的空白,且富于表现力,易于传播。      ⑤      ,其生命力将不会长久,据统计每年出现的新词有三分之一在第二年就销声匿迹了。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识记字音》..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