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1-16 13:37:2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愆期 信誓旦旦 与子偕行 骚首踟蹰
B.险隘 坚如罄石 周公吐哺 久在樊笼
C.霹雳 天涯沦落 雕栏玉砌 无语凝噎
D.女娲 豆蔻辞工 暗然泣下 披荆斩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咱们一起焚烧了凤阳皇陵,同当今皇上是不共戴天之仇。
B.我们一起登上黄山主峰——莲花峰,在云海之上栉风沐雨,陶醉于奇松怪石之间。
C.好高骛远,贪抄捷径的心理,却常常妨碍人们去认识这最普遍的道理。
D.于佑任先生的草书写得非常好,真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不共戴天:表示仇恨深重,势不两立。?栉风沐雨:形容在外奔波,历尽辛劳。?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亦作“好高务远”。?登峰造极: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地。亦比喻做坏事猖狂到极点。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读下面的材料,请根据材料续写完整这段文字。(13字以内)
  学术界一般认为,佛教是在东汉早期传入中国的。东汉明帝时,印度人摄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佛经到洛阳。自此,“白马驮经”成了佛教传入中国的佐证。
  著名楚文化研究专家、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张正明向记者披露,湖北江陵战国时期天星观二号墓出土的“妙音鸟”是一个半人半鸟的造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只“妙音鸟”的两个手掌是合在一起的,是佛教表示敬意的特有仪式。中国在佛教没有流行以前,是没有合掌这种致敬的。“莲花豆”也很特别,它呈圆形,口沿外是一圈莲花瓣,是仿照佛陀造塑像的莲座造成的。莲瓣造型与真实的莲花大?同小异,而在同时期的楚国乃至周代的其他诸侯的遗物上所能见到的花卉造型一律变形,以致品种难辨。另外,“莲花豆”与佛陀造像的莲座相比,花蕾、花瓣的形状和数目均一样。 ????
  张正明据此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佛教传入中国应在战国时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题文】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锱铢(zī)(zhū)尺 (dú) (cén)寂箭(zú)
B.糍粑(cí)(bā)(nuó)送老(guàn)河(zūn)鱼
C.央(měi)下(chéng)(shuò)倒(wāng)心窝
D. (jī)发迤逦(yǐ)(lǐ) (nèn)地仓(áo)


参考答案:【答案】C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答题时,要采用比较排除法,C项,“(wāng)心窝”的“”,应读wān。所以选C。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面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cellspacing="0" width="650">A.暴(yù)管(yè)庶(jǐ)羽(máo) B.颁(è)然(bó)间(fán)台(wéi) C.勿(qì)则矣(wàng)亡(xié)不(jǐ) D.鼓(lè)于琅邪(fǎng)夏(yàn)君(x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