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面问题。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对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题中“书”是书写的意思,“书愤”即抒发内心的愤郁之情。
B、“中原北望气如山”意为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坚定如山。
C、“塞上长城”比喻能捍卫国家安全的人物。“空自许”意即不认为自己是这种人物。
D、“出师”指诸葛亮的《出师表》,“伯仲”本指兄弟,这是指可以相比。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全诗共分两层,前四句是回顾往事,表现青壮年时期的抗敌豪情和战斗经历;后四句写不被重用的悲愤和壮心不已的感情。
B、第二联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字句里充满了战斗的豪情,又含有激愤和辛酸。
C、“千载谁堪伯仲间”,即称赞诸葛亮无人可及,又表现了渴望效法诸葛亮干一番“北定中原”的大业的愿望。
D、全诗感情沉郁,气韵雄厚,与李白诗风相近。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写一篇短评。
??????????读山海经(其十)??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
参考答案:
?诗的前四句简略叙述了精卫填海和刑天争帝的动人故事。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题文】古诗词鉴赏(11分)
公子行(孟宾于)
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
农家(颜仁郁)
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小题1】《公子行》一诗首联采用了什么手法写公子的,请加以说明。(4分)
【小题2】简析两首诗中贵家公子的形象。(4分)
【小题3】《农家》一诗重点写农民什么特点?(3分)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①运用反衬手法。②春天的清晨,彩霞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答题时,可先描述诗句的大意,然后抓住关键词来分析运用的手法,“夺”形象的写出了公子衣着比彩霞景还要美的情形;“不识”“踏烂”这些词语都表现了公子们郊游的情景,故采用了反衬的手法。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赏析诗歌人物形象,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回答时包括三个方面:(1)是什么形象;(2)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作者情感)。人物形象要从
本题难度:困难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 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上片“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动人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眉眼盈盈处”有几层含意?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拟人,当朋友归去时,路上的山水都对他显出特别的感情。那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午 枕
王安石
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红影上帘钩。
窥人鸟唤悠扬梦,隔水山供宛转愁。 (1)诗歌第二句点明了梦醒的时间,请说说“催”字表现诗人什么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三四两句很有艺术表现力,请你说说诗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他完全没有想到一觉睡了那么长时间,表达了诗人惊异之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