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某机构对200名大二学生进行了以“人文·读诗”为主题的问卷调查。请根据表一、表二显示的调查结果概括现状,分析原因。要求简明、准确。(6分)
表一:进入大学后诗歌阅读的数量
< border="0"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阅读数量
| 人数
| 所占比例
|
0首
| 28
| 14%
|
10首以内
| 102
| 51%
|
10—20首
| 64
| 32%
|
20首以上
| 6
| 3%
? 表二:你认为诗歌在当下的存在价值是(可多选) < border="0"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
问题选项
| 人数
| 所占比例
|
让人类获得情感的共鸣和艺术的体验
| 53
| 26.5%
|
为物质社会增添精神追求
| 22
| 11%
|
反映人性的美德和光辉
| 32
| 16%
|
成为诗人谋生的一种手段
| 75
| 37.5%
|
毫无价值
| 85
| 42.5%
? 小题1:现状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小题2:原因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
参考答案: 小题1:表一显示,多数大学生读诗很少;表二显示,视诗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表格题如果百分比的,解题时我们应重点关注所占比最高或最低的情况,或者是变化的趋势。本题两个表格都要关注所占比率较高的情况。 小题2: 试题分析:由近百分八十的大学生认为诗歌是诗人谋生的手段甚至毫无价值可知,绝大多数大学生并不认同诗歌是精神追求的载体,所以也就没有阅读诗歌的内驱力。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诋毁 想当然 韬光养晦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B.销赃 敲边鼓 自行其是 风生鹤唳,草木皆兵 C.炫耀 讲意气 怦然心动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D.洽谈 破天荒 先发治人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1982年9月22日,邓小平与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就香港问题开始了首次会谈。 B.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大众传媒中的语言不规范的现象总是居高不下。 C.近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中作文由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发展到话题作文,充分体现了作文命题的开放性和创新性特点。 D.以网络技术为重要支撑的知识经济革命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加速了社会文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踟(chí)蹰 痤(cuó)疮 疱(pào)疹 嫔(bīn)妃 B.恸(tònɡ)哭 奴婢(bēi) 体恤(xù) 抨(pēnɡ)击 C.戏谑(xuè) 造诣(yì) 消弭(mǐ) 诟(ɡòu)骂 D.稗(bài)草 校(xiào)对 徘徊(huái) 蹩(bié)脚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形声字和多音字的读音。A项中“嫔妃”的“嫔”应读“pín”;B项中“奴婢”的“婢”应读“bì”;D项中“校对”的“校”应读“jiào”。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本届“海峡杯”竞赛参赛人数和参赛作品都有了明显的增加。 B.我在这里要向以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卖书者呼吁:书价涨得太快,太狠! C.我们兄弟手足情深,我怎能丢下身有残疾的哥哥和弟弟去观看精彩的演出呢? D.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一种刊物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它能否为读者献上丰富、新鲜、优质的精神食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