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1-16 13:43:0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是我们学院的学生会主席,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从不拖泥带水。
B.我们从电视上看到了惊心动魄的画面:电力工人爬上数十米高的结满冰的铁塔,手持木棒、铁扳手或橡胶棒敲击电线上的冰砣。
C.除个别受灾严重的景区外,全国其它地方的旅游部门推陈出新了许多短途旅游产品和节庆活动,丰富春节期间的旅游市场。
D.如今是几百年难逢的太平盛世,一个人如果一辈子无所事事,那不要怨别人,只怪自己不够努力,不够用心,不够专一。



2、语言运用题  【题文】从语句简明的角度考虑,下面的一段文字应该删去的是哪几处?
条形码是标志要出售的商品的身份证。条形码是由表示商品信息的数字代码转换而成的黑白两色相间的平行线条组合构成的有别于其它标志的特殊符号,一般印在要出售的商品包装上,或制成条码标签贴在要出售的商品上。
                                                       



3、单选题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篇小说《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在中国古代小说中,是一个“异数”,又是一个空前绝后的艺术高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艰难困苦的写照。
B.法国有浪漫主义文学大师雨果,我们学过其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的作品总集是《人间喜剧》,长篇小说《高老头》在《人间喜剧》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既是《人间喜剧》的序幕,又是《人间喜剧》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C.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其情节发展的过程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方式有如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
D.韩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4、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对于“无人监考”的建议,同学们见解不一,议论纷纷,无所适从,学生会准备组织大家认真讨论一下。
B.他心爱的书籍,经过再三处理,还是没有地方放置,只能堆在地上或塞在床下,生活的窘困,无出其右
C.同学们都认为他多才多艺,他自己却谦虚地说:“我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D.面对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各国均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但有些国家的经济形势仍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未见好转迹象。



5、语言运用题  【题文】请在横线上填写三句话,所填句子与前后内容、句式一致。
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雪峰是伟大的,因为满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遗体;             ,                                                  ;人生是伟大的,因为有白发,有诀别,有无可奈何的失落。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正确使用词语..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