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写》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1-16 14:17:0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面是一首绝句,但顺序混乱,请你选出顺序正确的一项

[???? ]

①添得黄鹂四五声 ②小溪泛尽却山行 ③绿叶不减来时路 ④梅子黄时日日晴
A.④③①②
B.①②③④
C.④②③①
D.②④①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填空题。
(1)__________接过阿斗,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
  __________叫道:“宝玉,宝玉,你好……”,便浑身冷汗,最终魂归离恨。
  __________将刽子手打翻在地,托起爱斯梅拉达跑进圣母院,并高喊:“避难,避难……”
  这三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葛朗台是巴尔扎克刻画得最成功的吝啬鬼形象之一,他对金钱贪得无厌,请举一个经典情节证明他这一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刘备、林黛玉、卡西莫多
(2)抢梳妆匣或死前抢神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补写下面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任意选作六小题)(6分)
小题1:??????????,勿施于人。
小题2:羁鸟恋旧林,??????????
小题3:亦余心之所善兮,????????????
小题4:丛菊两开他日泪,?????????????
小题5:寄蜉蝣于天地,???????????
小题6:???????????????,水随天去秋无际。
小题7:但见悲鸟号古木,?????????????。
小题8: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参考答案:
小题1:己所不欲
小题2:池鱼思故渊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名言警句默写,我们应注意诗歌常见错字,及易错字的写法。例如:“欲”“池鱼”“渊”“犹”“故园”“渺”“沧海”“粟”“雄飞雌从”“彭殇”“妄作”。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题文】简答题(10分)
【小题1】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说“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请简述作者的用意。(6分)
【小题2】《欧也妮·葛朗台》中说,“葛朗台小姐的慷慨和她亡父的吝啬成了鲜明的对照。”请列举出在老葛朗台死后葛朗台小姐所做的几件“慷慨”事情。(4分)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①隐去真实的年代与背景,假托前朝人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红楼梦》开卷,曹雪芹就“提醒阅者”:“作者自云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说此《石头记》一书”;“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来”。这段话清楚地说明,《红楼梦》反映生活,表达主题,有一个特点,就是“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从全文来看,作者隐去了真实的年代与背景,隐去了真实的事情,从手法上来看,作者使用了谐音的手法。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欧也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孟子·鱼我所欲也》)
(2)连峰去天不盈尺,???????。飞湍瀑流争喧豗,???????。(李白《蜀道难》)
(3)故国神游,???????,早生华发。人间如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
(6)度尽劫波兄弟在,???????。(鲁迅《题三义塔》)


参考答案:
(1)舍生而取义者也
(2)枯松倒挂倚绝壁??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砯”、“壑”、“尊”、“酹”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名句名篇默写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古今异义》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