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八)
2017-01-16 14:20:4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题文】简要概括德国救援车辆从来没有因堵车而误事的原因。(不超过20字)(5分)
德国交通法规定,如果遇到正在执行任务的消防车或急救车,“所有道路使用者必须立即让路”。在实际执行中,如果是双车道,则里道车尽量往里靠,外道车尽量往外靠,在中间给急救车让出一条路;如果是三车道或多车道,则紧急通道位于最里车道与紧靠其右侧的车道之间,最里车道的车辆往里靠,其右侧所有车道的车辆依次向右靠。德国人开车不随意并线、不加塞、不抢行。因此,从来没有发生过因堵车致救援车辆无法及时到达救护现场或医院而误事的情况。
答:                                                                                     


参考答案:【答案】法律规定严明;避让方法合理;驾车行为文明。(三个要点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阅读并整体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文意,首先找出说明对象,然后抓住能说明对象特征的关键语句或词,进行概括。。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读上面的材料,请在符合材料范围内确定话题并写出三句能证明此话题的名人名言。(5分)
话题:??????????????????
名人名言:?????????????????????????????????????????????????
??????????????????????????????????????????????????????????
????????????????????????????????????????????????????????????


参考答案:
话题:交友
名人名言:
①友情在我过去的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实际上既考了对所给语段的话题的概括,又考了名言名句,而且是古今中外的有关交友方面的名言名句,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知识面、阅读面。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正确,喻体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
王维之诗如空山乌语,恬静幽雅;东坡之词如渔樵问答,旷达潇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陶潜之文如平沙落雁,清新悠远;/杜甫之诗如苏武牧羊,沉郁顿挫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沧桑 勘乱 临深履薄 勉为其难
B.惆怅 震撼 罄竹难书 张弛有度
C.至使 渲泄 物是人非 安邦定国
D.气概 曼延 弘图伟业 如丧考妣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A 戡乱    C 致使 宣泄    D 蔓延 宏图伟业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春节临近,盗窃事件频频发生。对此,公安部门特别提醒广大市民增强防范意识,出行时一定要看管好自己的财物,以免被窃贼探囊取物
B.河南义昌大桥爆炸坍塌,伤亡惨重。《河南日报》对事故成因、救援进展语焉不详,却大论特论领导行为,大篇幅表扬其行政举措。
C.齐鲁石化储运厂大功率机车实施人性化管理,一进入冬季,他们具体而微的御寒“关怀”,使机车始终处于良性的运转状态。
D.丁学良上中学时,老师期望他能去哈佛大学读书。没想到一语成谶,他成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去哈佛大学读社会学的博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答题时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分辨,做出判断。A探囊取物:伸手到袋子里取东西,比喻能够轻而易举地办成某件事情。此处属于望文生义。B.语焉不详:说到了,说得不详细,不清楚。C.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此处应用“无微不至”。D.一语成谶:一句(不好的)话说中了,“不幸而言中”(不吉利的事情,诅咒别人似的)。多含贬义。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