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二)
2017-01-16 14:34:3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材料概括分析题。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它是一种能促使人类预想不存在事物的独特能力,最具改革性和启示作用。想象力是知识的一种创意,是将个人独特的才能、看法转换成新奇而有效的想法,是一种能面对日常生活挑战而衍生出创新主张的能力。它是知识的一种创造,人类的想象力创造了无数知识产品,将来还会创造更多,正是这种创造推动了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它也是知识的一种创新,绝对不会让现有的知识停滞不前,反而能使知识不断得到更新、进化。古人云:“尊新必威,守旧必亡。”历史上有些被认为是最荒谬的想象往往成为人类的创举,想象力能够让知识创造出许许多多人间奇迹。美国《商业周刊》指出,美国公司已经率先步入一个由想象力和创造力主宰的新经济阶段,正通过创新来推动发展。通用电气执行官韦尔奇说过:“创造力和想象力放在企业的环境中就是创新。”正是具备了超凡的想象力,人类才会有今天和未来。客观现实告诉我们,在注重知识的前提下,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理应成为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拐点。
1.请根据材料概括想象力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认为想象力和知识有哪些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说说应当如何培养想象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示例:以知觉材料为基础,创造新形象,促使预想,改革性,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缜密 风靡 蛊惑 挺而走险
B.赡养屠戮娇矜墨守成规
C.谰言踯躇肇事自顾不暇
D.临摹赝品糅合睡眼惺忪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铤而走险;B.骄矜;C.踯躅。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题文】


参考答案:【答案】示例:①我不想知道你的藏书多么丰富 ②我只


本题解析:【解析】关注句式和修辞。原句中的“窗口”、“灯塔”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解答时要先确定好喻体,如“航船”、“春风”、“甘霖”、“绿洲”之类的喻体。这是“某班黑板报”的文字,内容应该要符合班级文化建设的需要。(两句各2分,句式、修辞各1分。如内容不得体,整体扣1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海葵”肆虐,千吨巨轮碰上这样的台风也无可奈何,况且这么一条小船在风浪里颠簸,其危险可想而知。
B.独生子遇车祸死亡,其父母能否向肇事方索赔扶养费?日前,江苏锡山法院就审理了这样一起由交通事故引发的赔偿纠纷的案件。
C.2012年液晶智能电视还是最具影响力的产品,但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等产品将成市场上的主角已经是不刊之论
D.曹雪芹笔下的女子形象各具特色,其中的薛宝钗喜怒不形于色,自然也不会得罪人,她行为豁达又目无下尘,深得下人之心。


参考答案:【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B项“扶养”指养活。使用正确。A项“况且”表示更进一层,多用来补充说明理由。此处应用“何况”。C项“不刊之论”指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此处使用错误。D项“目无下尘”指眼睛不往下看,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比自己地位低的人。与“深得下人之心”矛盾。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 A.?世博场馆建好了,但耀江小区居民出门要绕行20分钟。对居民反应的问题能办的,不能犹豫,立刻办。
B.?疫苗是一种生物制品,其作用是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比普通药品监管更严格。从2002年年初开始,我国就对乙肝、麻疹和百白破等5种计划内免疫疫苗实行“批签发”管理制度。
C.?同为青春派作家,郭敬明每次接受采访似乎都绕不开韩寒,两人频频见诸报端的“口水仗”也丝毫没有揠旗息鼓之势。
D.?2010年春季西南5省面临世纪大旱,5000多万同胞受灾。这场少见的世纪大旱使农作物受灾面积近500万公顷,其中40万公顷良田棵粒无收,2000万同胞面临无水可饮的绝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