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常见题型》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1-16 14:44:5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朋友很是纳闷。
  “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
  朋友听后,陷入了沉思中。乔治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登上了英国首相的位置。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捐赠300多万,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当他自己病危住进医院经济困难时,几位受助完成学业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竟然没有一个来看望他。这件是被媒体披露后,有一个受助者居然还埋怨说,这让他很没面子。丛飞说,不要责怪他们,我已经不再需要医疗了。
  华农大的学生小李和同学们将买废品的钱捐给了一所希望小学。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这所希望小学的师生给小李捐款,一个四年级的女生捐了10元,问她为什么把春节压岁钱全部捐出来,她说:“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问她那是一句什么话,她说:“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和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一味地怀疑,你的世界将变成灰色。
有人说:一味地相信,你的人生就只能匍匐。
对以上两种说法,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观点明确,以议论为主。③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参考作文
信任与怀疑的辩证法
作为一个生于中国,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是201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题。抓住材料中“一味地怀疑,一味地信任”两句话,这两句话有一个共同点——都强调了严重偏向某一方面而导致不幸。结合二者的观点,不难看出,写作中要有辩证思想,要对这两种观点做出评价,再提出自己的观点。比较好的立意如:
(1)不能一味地怀疑,需要有信任;在特殊环境下,需要一定的怀疑,而不能一味地信任等。
(2)既不能一味地怀疑,也不能一味地相信,独立判断将使你的人生充满光明。
这一立论是在对题意的全面分析上得出,“一味”意味着盲目,对后面


本题难度:简单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天,颜回上街看见一个买布的人和一个卖布的人在吵架。买布的说:“明明三八二十三,你为什么收我二十四个钱?”卖布的说:“三八本来就是二十四,我收你二十四个钱没错。”颜回忍不住上前劝架,他对买布人说:“先生,三八是二十四,你算错了。”没想到那人指着颜回的鼻子说:“你是什么人?敢说我算错了?我就听孔夫子的,咱们找孔夫子评理去。”
颜回带着买布人来见孔子。在路上,买布人问:“如果是你错了怎么办?”“是我错了,我就把我头上这顶新帽子送给你。”颜回反问,“如果是你错了你怎么办?”买布人回答:“如果是我错了,我把脑袋割下来给你。”
听明情况,孔子对颜回严肃地说:“三八本来就是二十三嘛,颜回你输了,快把帽子给人家吧!”
颜回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视若神明的老师居然也糊涂到如此地步,但为了尊重老师,他还是把帽子摘下来,递给了买布人。
等买布人拿着颜回的帽子高高兴兴地走了以后,孔子笑着对一脸乌云的颜回说:“我说你输了,你只是输了一顶帽子;如果我说他输了,那可是一条人命啊!你没看到那买布人的认真样子吗?你以为是帽子重要还是人命重要?”
颜回恍然大悟,跪到了老师面前说:“老师这是重大道义而不计小是非,学生惭愧万分!”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聪明人自有聪明之见,非常人自有非常之举。圣人孔子在这个是非之争中装作糊涂,而正是他这种“糊涂”显示了圣人的明智。想想看,孔子在人们心中有这么高的威望,他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别人发生影响,如果此时他一定要坚持“真理”,实话实说,那个只记住“三八”是“二十三”的没有文化但又很认真的买布人就要履行诺言丢了性命。孔子在告诉颜回,做人应当重大义讲大节,不应当在芝麻小事上与人较真。在这一点上,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可谓悟得透彻,他竟以“难得糊涂”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美国著名歌手迈克尔·杰克逊在《童年》中曾深情地歌唱:“你见过我的童年么?我在寻找我来自的世界。”童年,本应天真烂漫;童年,本应百无禁忌;童年,本应无忧无虑……可是今天,令人神往的“童年”却渐行渐远,正从我们身边消失。
请以“找回童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立意自定。(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一、读懂命题意图。这表面上是一道明确的命题作文,却隐含着温柔的陷阱。作文题不仅体现了命题人要求考生对自我的精神(生存)状态进行关注,而且进一步引导考生对社会变得越来越功利化进行思考。审题时要注意四方面:
首先,对“童年”的理解。童年本应该怎么样?或者说童年所承载的生活内容有哪些?如快乐、自由、纯真、创造力、想象力、好奇、求知欲强、亲近自然、顽皮、天性是玩等等,它的颜色应该是五颜六色的。童年的基本内涵是身心两方面健康地成长,这一点考生必须明确。
其次,对“找回”的思考。为什么要找回?现在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常见题型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