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御街行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小题1:请赏析“寒声碎”中“寒”字的妙处。(4分)
小题2:这首词抒情方面较为成功,被清代词论家许昂霄称为“铁石心肠人亦作销魂语”。请问上下阕的抒情手法有何不同?该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共4分。词人采用通感手法,(2分)形象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炼字能力。寒字是本诗的诗眼,首先写出其表现手法,然后再确定其所蕴含的思想与感情。
小题1:上阕描绘了坠叶、寒夜、淡冷的天空,银河,月光,无不给人清冷的感觉,因而是借景抒情。而下阕则直抒孤眠滋味,为直接抒情。无论间接还是直接都抒发了忧愁别恨和悲凉寂寞。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后面问题(6分)
画眉鸟(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小题1: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内容作简析。(3分)
小题2:诗歌的后两句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描绘林间美好的景象(1分):鸟声婉转,鸟儿自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景物描写的能力。前两句写景先写听到的景象,山间画眉百转千回随意飞动,再写视觉景象,山花烂漫树木繁茂高地参差。解答这类试题,先总说景象特征,再用自己的话把诗句的意境表达出来。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上下句“不及”一词把所在金笼的画眉与林间自在的画眉联系起来,形成鲜明对比,这是后两句的主要表现手法,此外,本诗借物抒情,借笼中画眉对林间画眉的艳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之情。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题文】阅读下列诗句,结合整首诗来看,下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小题1:结合诗歌中的有关诗句,谈谈你对标题中的“愤”字的理解。
小题2:简析这首诗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小题3:这首诗一共用了几个典故?用这些典故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小题:“愤”是这首诗的诗眼,这个“愤”字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既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春兴??武元衡
杨柳阴阳细雨睛,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①。
【注】①武元衡的家乡在洛阳城附近的缑氏县。
(1)诗歌第一、二句描写的是哪一个时节的景色?何以见得?(4分)
(2)三、四句是这首诗的佳句,请指出其中最富表现力的两个字,并分析其妙处。(4分)
参考答案:(1)喜春时节(2分)。由柳暗花残中得知春天渐逝。(2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