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1-18 00:24:1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有关同音字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由于汉字数量远远超过有限的音节数量,汉语中的同音现象是无法避免的,是一种正常的语言现象。
B.汉语中的同音现象,首先指一音对多字的现象,即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的一个音节对应形式和意义不同的多个汉字。
C.汉语中同音字较多,这种语言现象的存在给人们的交际带来了极大不便。
D.在熟语、对联等语言形式中巧妙使用同音字,可以产生独特的表达效果,丰富语言的表达作用。



2、语言运用题  【题文】仿照下面示例,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另写一段文字。要求合乎事理,语言优美。(4分)
【示例】
阳光将栏杆
投影成琴键
却从不奏响
怕惊人睡眠



3、阅读题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



4、语言运用题  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连贯的短句。
  巴尔的摩地方法院1987年5月30日裁决亚特兰大市一个生产据称“能使头发卷曲而发亮”的美发剂的制造商向一位使用该厂生产的美发剂而毁发毁?容的妇女赔偿45万美元巨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name="optionsTable">
A.伦敦奥运会大约65%左右的日用品和纪念品都是“中国制造”,难怪有人惊呼伦敦奥运会几乎就是一个“MADE IN CHINA”的盛会。
B.两年来,通过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组建教育共同体等形式,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升了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C.中国的非官方组织的针对钓鱼岛进行声讨和抗议并宣示主权的“保钓行动”,从建国以来从未停止过,曾一度引发各界关注。
D.希腊罢工工人在国外媒体前强烈指责政府为削减赤字、争取援助而采取的削减工资、增加赋税、降低福利的做法让民众无法接受。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