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五)
2017-01-18 00:25:1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伏清白以死直兮,????????????。(屈原《离骚》)
小题2:????????????,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小题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荀子《劝学》)
小题4:????????????,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小题5: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庄子《逍遥游》)
小题6: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来源:91exam .org赤壁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不习乎?”(《论语》)
小题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小题3: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小题4: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______________,旌旗蔽空,________________,横槊赋诗,________________,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



4、单选题  对画线语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谁也无法根据亲眼目睹的事实证明他是否真的持续不断地忍着饥饿)这只有饥饿艺术家自己才能知道,因此只有他自己才是对他能够如此忍饥耐饿感到百分之百满意的观众。然而他本人却由于另一个原因又是从未满意过的;也许他压根儿就不是因为饥饿,而是由于对自己不满而变得如此消瘦不堪,以致有些人出于对他的怜悯,不忍心见到他那副形状而不愿来观看表演。除了他自己之外,即使行家也没有人知道,饥饿表演是一件如此容易的事,这实在是世界上最轻而易举的事了,他自己对此也从不讳言,但是没有人相信,从好的方面想,人们以为这是他出于谦虚,可人们多半认为他是在自我吹嘘,或者干脆把他当做一个江湖骗子,断绝饮食对他当然不难,因为他有一套使饥饿轻松好受的秘诀,而他又是那么厚颜无耻,居然遮遮掩掩地说出断绝饮食易如反掌的实情,这一切流言蜚语他都忍受下去,经年累月他也已经习惯了,但在他的内心里这种不满始终折磨着他,每逢饥饿表演期满,他没有一次是自觉自愿地离开笼子的。(弗兰克·卡夫卡《饥饿艺术家)
A.“百分之百满意”表现了艺术家对自己能够坚守住思想、信念的自信与自豪。
B.艺术家从未满意的“另一原因”指本可以坚持更长时间的“饥饿”却得不到机会。
C.因为真正坚守崇高的理想和追求仰仗的是一个人自己的意志,所以“最轻而易举”。
D.“这种不满”表现了艺术家对自己的“饥饿表演”缺少知音和认同的伤心失望。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小题1:逝者如斯,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卒莫消长也。?????? (苏轼《赤壁赋》)
小题2:登斯楼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
小题3: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不察夫民心。
(屈原《离骚》)



Tags:高考 语文 名句名篇默写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