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常见题型》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18 00:27:1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踩着别人脚步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
                   ——[美]爱因斯坦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
穿越剧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一种影视剧类型,国产穿越剧在近几年也产生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如《魔幻手机》《神话》《寻秦记》《步步惊心》等。2012年春晚的语言类节目基本以“穿越”为话题,对穿越剧进行了讽刺和批评。穿越剧的最大噱头,无非是利用现代人对过往历史的熟悉和掌握现代文明的优越,用一只现代打火机让成吉思汗敬若神明的“古今反差”来制造娱乐,让部分感觉生活“太枯燥”的观众开心解颐。
“穿越剧走红”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热点,在公众中引起了广泛讨论,请你针对这一文化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依据材料立意;2、必须写议论文;3、题目自拟;4、不得抄袭、套作; 5、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1)穿越要有度。对历史应怀有敬畏之心,“戏说”和“重写”历史都要尊重历史,如果一味“篡改历史”,丧失了最基本的历史底线,最终穿越剧也只能是昙花一现,被人们抛弃。(2)穿越剧要接受公众的检验。既要规范创作,不随意篡改历史,不断进行文化反思;也要听公众的议论,在不出大格没有硬伤的情况下,不妨视作一种娱乐现象,不必有过多的忧思。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剧组到泰山录制“清明特别节目”,节目结束时,特约佳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发表登山感悟:山登绝顶我为峰。这不仅是登山的境界,也应该是每个人的豪迈气概。另一位特约嘉宾——《百家讲坛》评《三国》的主讲易中天,他的感悟则是:人生就像登山,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爬了就好;不一定每个人都要登到山顶,但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
对上述两个人的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2)不少于700字;(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山登绝顶我为峰
尼采认为,位于半山之际的世界最


本题解析:在我们的人生路程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过爬山的经历和体会。这当中,有的人能奋勇争先爬上山顶,有的人爬爬歇歇,最终也爬到山顶,目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美景;也有的人爬山只是重在参与,为了享受爬山的过程,至于能否爬到山顶并不在乎。
爬山如此,人生的每一项活动、工作、事业也是如此。由此拓展引申,我们对这则材料的审题可以有如下的立意:
于丹的角度:①勇攀高峰,志存高远②要有奋勇争先的豪迈气概③争强好胜,永不服输④勇立潮头,做社会的变革者⑤成功属于不屈不挠 者
易中天的角度:①做任何事情都重在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纽约市有一个著名的植物园,每天吸引大批游客,人们纷纷前往观赏植物园内多姿多彩的花卉和造型奇特的盆景。植物园的园门上方,显得有点与众不同。门上有一块告示牌,上书“凡检举偷盗花木者,赏金200美元”。
  好奇的游客问管理人员:“为何不按通常的习惯,写成‘凡偷盗花木者,罚款200美元呢’?”
  管理人员回答:“要是那样写,就只能靠我的两只眼睛。而现在,可能有几百双警惕的眼睛。”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要求:①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 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0年1月9日下午4点左右在杭州南宋御街上发生了这样的一幕。
一位八旬老人突然倒在闹市区,很多好心人都想方设法帮助老人。有帮忙打急救电话的大姐,有递出羽绒衣的商店店员,还有在老人不愿去医院的情况下而让老人进店休息的老板……但在这些人施援手的同时,现场也有人“善意”提醒:“别去扶他,当心赖上你,到时后悔都来不及了”。结果,老人一直躺在地上,直到120急救车到达。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常见题型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