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18 00:58:1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题文】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恨(zēng)红(yīn)弃(bìng)贬不一(bāo)
B.如(bì)攻(jié)吟(é)所向披(mǐ)
C.芽(pēi)咀(jiáo)结(zhēng)毁家难(shū)
D.皱(zhě)扼(wàn)偻(yǔ)人听闻(hài)


参考答案:【答案】D


本题解析:【解析】A.殷红(yīn)—(yān)B.譬如(bì)—(pì)C. 咀嚼(jiáo)—(jué)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植物不同于动物的地方就在于每个植物都具有全能性,整个植物体就是个松散的联合体,不像动物那样 ?①?。所以,即使植物失去了大多数组织后,?②?,所谓“枯木逢春”就是这个道理。理论上,只要有一个植物细胞存活,?③?,但这对环境条件要求非常高,必须让这个细胞在试管里慢慢分裂,直到可以分化出根茎叶。


参考答案:①每个器官都有严格的分工?②遇到合适的条件仍可再生?③这个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语段的中心意思,注意上下文语意的衔接,①根据前面的内容“植物不同于动物”和“植物体是联合体”,动物应该“每个器官都有严格的分工”;②注意后面的“枯木逢春”,所以填“遇到合适的条件仍可再生”;③前面“只要有一个植物细胞存活”应该填写“这个细胞就能变成一个植株”。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文划线处选填哪项才恰当()
  翌日,贾母带着贾蓉媳妇乘坐一乘驮轿,王夫人在后,亦乘坐一乘驮轿;贾珍骑马,率领众家丁围护;____,并放些随换的衣包等件。
A.婆子丫环等乘坐几辆大车
B.又有几辆大车,婆子丫环等坐
C.又有几辆大车,与婆子丫环等坐
D.几辆大车,婆子丫环等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应抓住选项的异点判定选项。纵观四个选项,只有C项有一个"与"字,其余三项的陈述对象都是"婆子丫环";再看题干前一分句是"贾母"如何,后半分句是"贾珍骑马,率领众家丁……"和选项之间是"主奴关系",一个"与"字恰为主"与"奴坐。C项既符合主奴关系,又保持了句间的连贯性。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题文】请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划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不超过15字。(5分)
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   ① ,目的是想通过这种自我剖析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在无情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       ②  他又习惯于这种淡泊和静定。   ③   ,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但正是这种灾难,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今往来许多大家一样, ④ 。幸好,他还年轻。中国历史上,    ⑤    ,换言之,他们虽在灾难之后获得成熟,但已过了美好的年岁,刚要享用成熟所带来的恩惠,脚步却已踉跄蹒跚。
                                                                                      
                                                                                     。


参考答案:【答案】
①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 ②渐渐回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第①处根据“不是……而是……”可以确定所填句子的句式应该与此相同,再根据后面“通过这种自我剖析”可知,内容应该是讲“自我剖析”。第②处根据后面“又习惯于这种淡薄和镇定”可以确定内容应该是表述他的“淡泊和镇定”。第③处根据“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可以确定,所填内容应有“生活条件不好”的意思。第④处是针对上文的总结,抓住“这场灾难”“与古今往来许多大家一样”这个提示即可。第⑤处与“换言之”后面内容表述一致,进行概括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仿写一个句子,要求与画线句句式一致。
  我国古典诗歌内蕴丰富,很能激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吟咏这脍炙人口的诗句,谁不为春回大地祖国母亲多姿多彩的面貌而自豪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读着这优美动人的诗句,哪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正确使用词语(..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