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吾所厚,亦为此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按旧例,都用翰林院年高资深的官吏充当日讲官,没有到史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贤主所贵莫如士。所以贵士,为其直言也。言直则枉者见矣。人主之患,欲闻枉而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水奚自至?是贱其所欲而贵其所恶也,所欲奚自来?能意见齐宣王。
狐援说齐湣王曰:“殷之鼎陈于周之廷,其社盖于周之屏,其干戚之音①,在人之游。亡国之音不得至于庙亡国之社不得见于天亡国之器陈于廷所以为戒。王必勉之。其无使齐王之大吕陈之廷,无使太公之社盖之屏,无使齐音②,充人之游。”齐王不受。狐援出而哭国三日,其辞曰:“先出也,衣;后出也,满囹圄。吾今见民之洋洋然③东走而不知所处。”齐王问吏曰:“哭国之法若何?”吏曰:“斮。”王曰:“行法。”吏陈斧质于东闾,不欲杀之,而欲去之。狐援闻而蹶往过之。吏曰:“哭国之法新。先生之老欤昏欤?”狐援曰:“曷为昏哉?”于是乃言曰:“有人自南方来,鲋入而鲵居④,使人之朝为草而国为墟。殷有比干,吴有子胥,齐有狐援。已不用若言,又斮之东闾。每斮者以吾参乎二子者乎!”狐援非乐斮也,国已乱矣,上已悖矣,哀社稷与民人,故出若言。出若言非平论也,将以救败也,固嫌于危。此触子⑤之所以去之也,达子之所以死之也。
赵简子攻卫附郭,自将兵。及战,且远立,又居于犀蔽屏橹之下,鼓之而士不起,简子投桴而叹曰:“呜呼!士之速弊一若此乎?”行人烛过免胄横戈而进曰:“亦有君不能耳,士何弊之有?”简子艴然作色曰:“寡人之无使,而身自将是众也,子亲谓寡人之无能,有说则可,无说则死。”对曰:“昔吾先君献公即位五年,兼国十九,用此士也。惠公即位二年,淫色暴慢,身好玉女,秦人袭我,逊去绛七十,用此士也。文公即位二年,底之以勇,故三年而士尽果敢;城濮之战,五败荆人;围卫取曹,拔石社;定天子之位,成尊名于天下,用此士也。亦有君不能耳,士何弊之有?”简子乃去犀蔽屏橹而立于矢石之所及,一鼓而士毕乘之。简子曰:“与吾得革车千乘也,不如闻行人烛过之一言。”行人烛过可谓能谏其君矣,战斗之上,桴鼓方用,赏不加厚,罚不加重,一言而士皆乐为其上死。
【注释】①干戚之音:代指殷朝的宫廷音乐。②齐音:指齐国的宫廷音乐。⑥③洋洋然:犹茫茫然。④鲋(fù):小鱼。鲵,大鱼。这句话是隐语又是预言。⑤触子:与下句的“达子”都是齐湣王之臣。犀蔽屏橹:当作“犀蔽犀橹”。犀蔽,即用犀牛皮做的屏障。犀橹:即用犀牛皮蒙的大盾。艴(fú)然作色:因盛怒而面变色。底:通“砥”,磨砺。乘:登,指登上敌城。战斗之上:犹战斗之间或战斗之时。
1.下面加粗的字解释错误的是(?????)
A.言直则枉者见矣——枉,邪曲
B.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障,屏障
C.哭国之法若何——哭,哀悼
D.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说,道理
2.下面加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所以贵士,为其直言也/一言而士皆乐为其上死
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一鼓而士毕乘之
C.使人之朝为草而国为墟/亦有君不能耳,士何弊之有
D.每斮者以吾参乎二子者乎/生乎吾前,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3.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亡国之音不得/至于庙/亡国之社不得/见于天/亡国之器陈于廷/所以为戒
B.亡国之音不得/至于庙/亡国之社不得/见于天/亡国之器/陈于廷所以为戒
C.亡国之音/不得至于庙/亡国之社/不得见于天/亡国之器陈于廷/所以为戒
D.亡国之音/不得至于庙/亡国之社/不得见于天/亡国之器/陈于廷所以为戒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呜呼,士之速弊一若此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贱其所欲而贵其所恶也,所欲奚自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出也,衣;后出也,满囹圄。吾今见民之洋洋然东走而不知所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D?
3﹒C
4﹒(1)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B.序八州而朝同列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误落尘网中
B.开荒南野际
C.蚓无爪牙之利
D.狗吠深巷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李君山房记
苏轼 ???????? 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有悦于人之耳目,而不适于用。金石草木丝麻五谷六材,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取之则竭。悦于人之耳目,而适于用;用之而不弊,取之而不竭;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仁智之所见,各随其分;才分不同,而求无不获者,惟书乎!
???????? 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当是时,惟周之柱下史老聃为多书。韩宣子适鲁,然后见《易象》与《鲁春秋》。季札聘于上国,然后得闻《诗》之风、雅、颂。而楚独有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士之生于是时,得见《六经》者盖无几,其学可谓难矣。而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
???????? 自秦汉以来,作者益众,纸与字画日趋于简便,而书益多,世莫不有,然学者益以苟简,何哉?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辞学术,当倍蓰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
???????? 余友李公择,少时读书于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藏书凡九千余卷。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以为己有,发于文词,见于行事,以闻于当世矣。而书固自如也,未尝少损。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 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而庐山固所愿游而不得者,盖将老焉。尽发公择之藏,拾其余弃以自补,庶有益乎?而公择求余文以为记,乃为一言,使来者知昔之君子见书之难,而今之学者有书而不读为可惜也。
1.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 弊:坏
B.然学者益以苟简,何哉??????苟:马虎
C.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涉:渡过
D.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遗:赠给
2.下列各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B.①季札聘于上国,然后得闻《诗》之风、雅、颂????②不求闻达于诸侯
C.①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②相如因持璧却立
D.①公择既已涉其流?????????????? ②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B、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C、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D、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尽发公择之藏,拾其余弃以自补,庶有益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2、D
3、C
4、?①对礼乐都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