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四)
2017-01-18 01:05:3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招聘 目不交接 诡秘 瑕不掩瑜
B.坐落 掷地有声 编纂 脱颖而出

C.蝉联 沸反盈天 怄气 迫不及待
D.悖谬 郑重其事 昏聩 相形见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应为“目不交睫”)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汤匙/钥匙传真/经传食言而肥/箪食壶浆
B.答卷/答应重刊/重水荷枪实弹/荷叶饼
C.剥皮/盘剥勾当/当红树影幢幢/一幢大楼
D.纤夫/拉纤拓本/拓片以头抢地/呼天抢地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A项依次读chí/shi、chuán/zhuàn、shí/sì;B项依次读dá/dā、chóng/zhòng、hè/hé;C项依次读báo/bō、dàng/dāng、chuáng/zhuàng;D项依次读qiàn/qiàn、tà/tà、qiāng/qiāng。)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内容。
  3月15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进行选举。上午选举正式发放选票前,监票人和工作人员陆续就位,偌大的会场有人走动。趁这个机会,在主席台就座的主席团成员之一全国人大代表、现任职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的奥运冠军杨扬,不声不响地走到了胡锦涛和温家宝之间,凑上去要两人给自己签名。胡锦涛、温家宝两人一看追,也欣然应允,分别签上了自己的大名。杨扬这才喜滋滋地回到了座位。(3月16日中国新闻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国家领导被追“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书声朗朗街头巷遇提要钩弦弧型
B.一文不名舍身取义搬弄是非决别
C.风云变换湮没无闻振聋发聩酝酿
D.插科打诨人情事故蜂涌而至发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项中“书声朗朗”应为“书声琅琅”,“ 街头巷遇”应为“街头巷隅”,“ 提要钩弦”应为“提要钩玄”,“ 弧型”应为“弧形”,共有四处错误,故应选A。B项中“舍身取义”应为“舍生取义”,“ 决别”应为“诀别”;C项中“风云变换”应为“风云变幻”;D项中“人情事故”应为“人情世故”,“ 蜂涌而至”应为“蜂拥而至”,“ 发纫”应为“发轫”。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题文】.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公平竞争反映了人类在竞技场上的精神追求和道德      ,在当今社会中,正为其他许多领域所提倡。
②前往韩国的球迷们纷纷指出如此众多的手续未免      得过于繁琐。
③光盘是一种不同于软盘的存贮      ,它有点类似我们CDS唱片。

A.准则 限定 媒介
B.准则 规定 媒介

C.规则 限定 媒体
D.规则 规定 媒体


参考答案:【答案】 .B


本题解析:【解析】准则,言论、行为等依据的原则;规则,大家共同遵守的具体规定。规定,指对某一事物做出关于方式、方法或数量的决定;限定,指在数量、范围等方面加以规定。媒体,指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如报刊、广告、广播等;媒介,是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