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三)
2017-01-18 01:25:0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任何意欲走向清明的权利,必然以透明为首要条件。
②惟其如此,监督的社会化才是可能的,任何人和机构都不能超越于社会监督之上才是可能的。
③也就是说,真正的公开是面向全社会的。
④如同官员应公开其财产一样,政府应当公开其财政收支与预算。
⑤信息公开是政治透明的基本要求,也是政治透明的必然表现。
⑥这种公开,不只是形成一种“内部透明化”状态,而且要形成一种“透明社会化”的状态。
A.①④⑤⑥②③????
B.⑤①②③⑥④?????
C.⑤①④⑥③②?????
D.①④⑥③②⑤



2、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句)。(5分)
(1)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行成于思,???????????。(韩愈《进学解》)
(3)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杜牧《阿房宫赋》)
(4)星垂平野阔,??????????????。???????????,官应老病休。(杜甫《旅夜书怀》)
(5)两情若是久长时,??????????????????!(秦观《鹊桥仙》)



3、单选题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什么是路?作者胸中早有定见,只是故意提问,以引起别人对问题的注意,接着给出答案,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
B.以抒情而言,有的春风得意、壮怀激烈,有的情爱幽怨、离愁别绪,有的愤世嫉俗、忧国忧民,有的悲秋伤逝、嗟老叹卑……
  ——用排比句的方式,将抒情的种种内容列举出来,读起来酣畅淋漓。
C.黑龙江人常说。这里的土,插根筷子都会发芽。
  ——“插根筷子都会发芽”的说法是在打比方,以写土地的“肥沃”,表现黑龙江人对家乡的热爱,形象鲜明生动。
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句中“横眉”与“俯首”,“冷对”与“甘为”,“千夫指”与“孺子牛”都是相对的,整个句子形式匀称,谈起来声音和谐,给人以美感。



4、语言运用题  以“理想”为陈述对象,填写下列空句。
??????? 饥饿的年代,_____________;温饱的年代,_____________;动乱的年代,_____________;安定的年代,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纰漏霹雳新鲜纤维相形见绌咄咄逼人
B.贞烈箴言昏厥攫取步履蹒跚心宽体胖
C.陷阱饥馑翘首憔悴有恃无恐两山对峙
D.巨擘糟粕疤痕奇葩恪守不渝溘然长逝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