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1-18 01:26:2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们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
②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
③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 地研究的。

A.权利摸索肤浅
B.权利探索浮浅

C.权力摸索肤浅
D.权力探索浮浅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权利:公民或法人享有的权利和享受的利益;权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摸索:试探着寻找、寻求,意在强调寻求过程的无助性。探索:多方寻求答案,意在强调寻求过程的深刻性;肤浅:多指(学识)浅,(理解)不深,浮浅:多指内容:认识浮浅。方法:(1)辨析词语之间的语义轻重。(2)辨析词语之间适用的对象、范围的差异(探索与摸索)。(3)辨析词语的不同语体:口语与书面语。(4)一定要结合所给语言环境进行选择。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有加点的文言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鲜兄弟 最终
B.臧获古代对奴婢的鄙称

C.莞尔微笑的样子
D.汶汶玷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今异义。“终”与前句“既无伯叔”的“既”义同,表示另一方面,而非“最终”的意思。对于课内的古今异义词,平时复习要做好整理与落实。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欲肆其西封:疆界
B.七月既望:农历初一
C.举酒客属:劝人喝酒
D.横赋诗槊:长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望:农历十五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近义词选用恰当的一项是(??)
(1)他说:“这???对联,最好用条???装裱,才和内容的风格吻合。”
(2)受到了歧视的他???地说:“我一定要???学习,让那些门缝里瞧人的不敢小觑自己。”
① 发奋?????②幅?????③副??????④发愤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④①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幅、副:都作量词,“幅”是巾旁,跟巾帛、呢绒等有关,因此用来形容布匹、面料的宽度,如幅面、单幅、宽幅。有时泛指宽度,如:幅度、幅员。“幅”用作量词时,一般修饰布料、丝织品,也用来表示图画、布匹等。 “副”的意思是居第二位,属辅助性的,如副业、副官、副产品。当它作量词时,表示成套的东西,如:一副对联、全副武装;有时也用于表示面部表情,如:一副笑脸。
发奋、发愤: “奋”本义指鸟振翅飞翔,后来引申为振作、鼓动。 “愤”指因为不满意而感情激动。“发奋”指振作起来,如发奋努力、发奋有为等。发愤指决心努力,如发愤忘食、发愤图强等。“发奋”强调精神振作;“发愤” 突出精神受到刺激而产生向上的内动力。“发奋”使用的范围要比“发愤”大,“发奋”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群体或国家,而“发愤”一般指个人。功能上,“发奋”可以说“奋发”,而“发愤”则不能说“愤发”。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________成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
②她一连几次挑起话头,想和女儿谈谈,可是女儿的________很冷淡。
③鲁迅的文章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往往一个词就???????着深刻的含义。
④加入了“世贸”组织,就要和国际接轨,就要改掉我们管理上的种种???????。

A.化妆  反映  包涵  成规
B.化装  反应  包含  陈规

C.化装  反映  包涵  陈规
D.化妆  反应  包含  成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化装”是假扮成另一身份的人。“反应”指因别人的动作而产生的态度。“包含”:里边含有。“包涵”:客套话,请人原谅。陈规:已经不适用的规章制度,陈旧的规矩;“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