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57岁的何大妈晨练时一头栽进了荷花池,82岁的孙老伯奋不顾身跳入池中救人。大妈心存感激,打算登门道谢,却被老伯要求找电视台报社,宣传一下他的行为。大妈的女儿得知此事,在网上发帖质疑老伯的救人目的,该帖引来网友热议。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对材料内容与含义的理解作文是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材料作文。材料讲述了一位82岁的孙老伯做了好事请求表扬遭到质疑的故事。材料表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待见义勇为的不同态度,反映了当下社会多元的价值观、道德观。考生作文或对弘扬见义勇为精神进行思考,或由此上升为对价值观、道德观的探讨,均视为符合题意。
材料内容丰富,含意很多:
1赞美弘扬见义勇为精神,以教育、感染更多的人;
2现代社会越来越提倡、包容和尊重多元价值取向,应尊重孙老伯的“留姓名”和“表扬自己”;
3否定为名救人行为,不能为了得到表扬才去见义勇为,让“见义勇为”变味;
4思考见义勇为观念变化,反思见义勇为者高龄化背后的深层原因;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批评大妈的女儿不知恩图报、不懂得感恩,反而质疑救人目的的自私和浅薄,人要知恩图报,懂得感恩等均属题意范围。
以下为新闻事件回放:???救人者———见义勇为的孙老伯
“我要求找媒体报道此事,不是为自己的名声。现在做好事的人越来越少了,看见人处于危难的时候肯伸出手搭救的人不多了,所以,有必要把这样的事情宣传一下,教育一下旁观的年轻人。”
救人的老伯姓孙,连云港灌云人,今年82岁,1944年参加新四军,1953年抗美援朝之后被分来杭州工作。老伯特别强调,他不是第一个跳进池中的人。“我是第二个跳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就像一场远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及看风景的心情。让心灵去旅行。?????
悠悠岁月,一路走来,洒下我们的欢笑与泪水。一路上,也许冗长而无味,也许辉煌而璀璨。但不管怎样,一路的行走,沿途的风景,似乎使我们明白了,无论接不接受它的平庸都要勇敢地面对,即使只是一瞬间的永恒,如烟花般短暂美丽,也值得称奇。
请以“风景作伴去远行”为题作文。要求:①请先将作文题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字数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人生就像一场远行,一路走来,泪与笑、痛与苦永与之相随,不离不弃。正因为有了这些沿途的风景,使得我们的旅途如阳光般灿烂美丽。人生就像一场远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及看风景的心情。让心灵去旅行。
读完材料,我们会发现材料中提到“不在乎目的地”,“让心灵旅行”,所以写作时要注意两点:
一点是这种旅行不是实际意义上的旅行,而是关乎心灵的,也许现实有太多的沉重,不如放松一下,让自己的心灵来到蓝天绿水之间,草丰花美,烦恼随即烟消云散。
二点,这样的旅行没有目的地,只要能让心灵净化,只要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总会碰到一些料想不到的事,面对意外之事,该如何处理,处理之后可以让人获得什么样的体悟?
请以“应变”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700字。(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小英、小新和小春去看大海,并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小英说:“我喜欢大海的汹涌。海水翻卷,白浪滔天,轰隆隆的响声震耳欲聋,有直挂云帆去乘风破浪的情景,更令人振奋!”
小新说:“我喜欢大海的宁静。宽阔的海面波平如镜,海风轻轻,格外惬意;这也能让我平息心情。”
小春说:“这两种状态我都喜欢。”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 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对于同一事物,每个人有不同的观点,有的人喜欢这种状态,有的人喜欢那种状态,有的人都喜欢。扩大到其他的事情也是如此。例如生活是多样的,人的也是多样的。有雨天,有晴天,有风、有雪。有的人快乐,有的人忧伤。无论怎样,这就是生活。丰富多彩的世界,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与认识。
作文时,要从对生活的认识的角度,谈自己的观点。可联系上面的观点,选择其一,例如我喜欢天气中的雨天,我喜欢人生之中的童年等。也可综合观点论述,我喜观任何时候的天气,各有各的美,我喜欢人生中的任何时段,各段有各段的收获。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小时候,我常寄住在外祖母家,有许多表兄弟姐妹,每次相约饭后要一起去玩,吃饭时就不能安心,总是胡乱地扒到嘴里咽下,心里尽想着玩乐。这时,外祖母就会用她的拐杖敲我们的头,并慢条斯理地说:“吃那么急,怎么会知道一碗饭的滋味呀!”长大后,从这句话中,我悟出了很多道理。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字数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或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