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1-18 01:30:2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题文】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国的移动支付方兴未艾。请根据下图,简要说明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情况。(4分)


参考答案:【答案】(4分)我国移动支付发展迅猛,成交金额和成交增长率均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能力。解答此题,要根据图文的所有要素,结合着题干“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国的移动支付方兴未艾。请根据下图,简要说明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情况。”分析作答。由图文可知,从2013年到2014年,我国移动支付逐年增长,而且发展迅猛,成交金额以2013年为最高,然后有所减缓。故可综合起来组织答案即可。
考点:图文转换。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E。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另写一段话,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因为它是有情的。读《陈情表》我们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
  读《陈情表》我们可以听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少年孤苦无依的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帝王催促严厉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据美国《科学》杂志统计,现在有110种鲨鱼正处在濒临灭绝的边缘,如果不控制市场对鱼翅的需求,在未来10年内,某些鲨鱼种群将彻底消失。
B.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新加坡召开,同期举办“未来之声”活动,将邀请约百名来自各经济体的学生代表和指导老师来参加了活动。
C.在国内部分乳品制造企业爆出诚信危机之后,豆奶作为替代品进入了消费者的视野,从而引发了投资者对于相关行业发展前景的关注。
D.有氧运动是以增强有氧代谢能力为目的的耐力性运动,它可以有效地锻炼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吸收、输送氧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A句式杂糅。“正处在濒临灭绝的边缘”可改为“正濒临灭绝”。B前后矛盾,“将”与“参加了”矛盾。D搭配不当.在“输送氧气”后补上“的能力”。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将下列语句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3分)
①但是,一旦宽容被误解为“软弱”的时候,就可能成为别人攻击的软肋。
②所以,如果要做到既仁慈又明智,就需要你有气量。
③如果说宽容是一种品质,那气量就是一种素质。前者对修身有益,后者对建功有用。
④气量则不同,它是一种适应和接纳的能力和境界。
⑤善于宽容的人不与人计较,很容易做到心情平和,对修身养性、延年益寿大有好处。
⑥有气量的人,会学着去适应环境,微笑着接纳周围的人或事。


参考答案:③⑤①④⑥②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请从苏轼《定风波》、《窦娥冤》、《苏武传》、李清照《声声慢》等课文中挑选一篇,依据课文主要内容写一句话,和例句构成对偶句。(请注明所选篇目,如《定》《窦》《苏》《声》以供评分参考。)(4分)
例句:《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栏 杆 拍 遍 ,英 雄 浩 叹 ,抒 难 酬 之 志;?《水》


参考答案:示例:??
风雨徐行,居士吟啸,歌旷达之情; 《定》<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完成本题首先要求熟悉《定风波》、《窦娥冤》、《苏武传》、《声声慢》等课文,再次就要分析例句构成,有文中原话,归纳的话,从景事物入手到情感结束,和例句构成对偶句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识记字音》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