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五)
2017-01-18 01:36:0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
1、众里寻他千百度,??????????????????????????。?(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2、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辛弃疾《鹧鸪天》)
3、?????????????????????????。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膏梁青涩雍容华贵豆寇年华
B.缴纳戍边平心而论得鱼忘筌
C.桀骜羁旅摩肩接踵励精图治
D.袅娜覆盖开城布公呕心沥血



3、单选题  【题文】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的历史,它增添了普罗大众的生活滋味,寄托了文人骚客的浪漫情怀。      在我国,茶与佛教可谓(  )。佛教崇尚饮茶,有“茶禅一味”之说。僧人旷日持久地坐禅,有时(  )某种兴奋剂的支持,茶恰好具有提神驱眠的功效。茶的清苦,正好配合了茶的清修,故而僧人种茶,饮茶,蔚然成风。一些名山大岳的僧道寺院附近,常垦辟有茶园。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加之精心的采制,以致出现许多奇种名丛,故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说法。
下列词语依次填入语段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

A.息息相关须要
B.休戚相关须要

C.休戚相关需要
D.息息相关需要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对那些刻苦训练的年轻运动员,即使他们在比赛中偶尔有发挥失常的情况,依然应该受到爱护,我们绝不能一棍子就把人打倒。
B.上海世博会虽然已经胜利闭幕,但是“小白菜”精神已经深入人心,更多的“小白菜”将会出现在大街小巷,继续传递温暖人心的文明清香。
C.有的儿童文学偏重于教育和理性,过多地注入了成人的思想,孩子天性中爱游戏、爱求知、爱趣味、爱幻想被忽略了。
D.省政府已明确指出,廉租房可以在经济适用住房中配建,也可以在普通商品住房小区中配建,以防止低收入家庭远离城区,被边缘化的现象。



5、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name="optionsTable">
A.曹操,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之一,《观沧海》《龟虽寿》等诗篇都是他的代表作。
B.剧本《虎符》、诗歌《团泊洼的秋天》、长篇传记《把一切E. 献给党》的作者,分别是郭沫若、郭小川、吴运铎。
C.两人以同H. 一题目作文,且成名篇,古代有苏洵、苏辙的《六国论》,现代有朱自清、俞平伯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D.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前苏联)、《牛虻》(爱尔兰)、《玩偶之家》(挪威)的主人公分别是保尔·柯察金、亚瑟、安娜。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