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题文】
(2009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内容。不得多于18个字(含标点符号)。
曹雪芹如一个丹青妙手,同施耐庵在《水浒传》中重点塑造了宋江、林冲、武松和李逵等108个好汉的形象一样,在《红楼梦》中重点描写了400多个人物。据近人徐恭时统计,有姓名称谓的732人,无姓名称谓的243人,实际上共涉及2000多人。这些形象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同生活中的真人没有什么两样。
答:
<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
|
|
|
|
|
|
|
|
|
|
|
|
|
|
|
|
参考答案:【答案】示例:曹雪芹塑造了众多逼真的人物形象。
本题解析:【解析】考查压缩语段。压缩语段要注意信息提取要准确,完整,然后运用一定的手法进行提炼,使之简洁。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新闻稿,按要求答题。(4分) 校园烈焰突起,消防演练鸣警报 “呜、呜、呜……”3月10日下午3时半,一阵急促的警报在××区实验中学校园内拉响。 顿时,高二(9)班的教室里浓烟滚滚,“火势”伴着浓烟直往走廊上涌。学生们在老师的帮助下,用衣服捂着鼻子从安全通道紧急撤离到操场。 全副武装的消防官员冲进“着火”的教室,搜救三名被困在烟雾中的学生。发现目标后,他们迅速抱起“受伤”“昏迷”的三名学生到安全地带。等在一旁的医护人员立即用担架抬起受伤的学生到操场上施行“抢救”,输氧、包扎伤口……一边消防官兵用水枪对准“着火点”猛烈喷水。随后,“大火”被扑灭,校园又恢复平静。 原来,这是该区消防大队与实验中学联手开展得消防安全演练活动,它给身临其境的3000多名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课。参加演练的董斌同学认为,今天的活动让他懂得了紧急情况下如何逃生以及如何自救,希望学校以后能多开设这样生动形象的安全教育课。 采访的记者觉得上面这则新闻稿的标题不能全面反映新闻所显示的信息,想补上能体现消防演练过程和结果,且与原题对仗的另一句标题。请你替记者补全另一句的标题,并把写在横线上。 答:校园烈焰突起,消防演练鸣警报
参考答案:示例:师生(或学子)火海逃生,安全自救长知识(或“强意识”或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个句子,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友谊就像一座山,重要的不在乎它的高低,而在乎厚重; 援助就像一场雨,重要的不在乎它的大小,而在于适时。
参考答案:爱情就像一杯酒,重要的不在于它的浓烈,而在于甘醇;婚姻就像一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每写出一句给3分,其中内容合理、比喻恰当给2分,句式相同、语言通顺给1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黄粱美梦金钢钻以逸待劳相辅相成 B.完璧归赵必需品不明就理变幻无穷 C.火中取栗照相机额手称庆原形毕露 D.黔驴技穷钓鱼竿分庭抗礼不悲不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刚; B.里; D.卑。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题文】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决定性瞬间”是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摄影理论的核心,是世界上为数众多的现实主义摄影家及新闻摄影记者共同遵循的金科玉律。 。 。 。 。 。 。 ①认为在再小的事物上也能发现伟大的主题 ②这本书集中收入了他126张摄影作品 ③它讲求的是被摄事物的形式和内容在某一时刻恰到好处地构成一幅和谐、达意的画面 ④书中所有照片,都作为布列松自己实践的案例,来支撑这一摄影美学观念 ⑤在该书的前言中,布列松引用“世上万物皆有一个决定性的瞬间”来阐释自己的观点 ⑥这一概念最早是在布列松1952年出版的摄影集《决定性瞬间》中提出
A.③⑥②⑤①④ B.⑥③②⑤④① C.②⑥③①⑤④ D.③②④⑤⑥①
参考答案:【答案】A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在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③句紧承上文,阐述“决定性瞬间”的具体内涵,⑥句开头“这一概念”紧接③句,②句开头“这本书”紧接 ⑥句,①句开头的“认为”紧接句的结尾“观点”, ④阐述“论证”放在最后。故选A。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