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九)
2017-01-18 01:37:2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当代艺术博物馆近日举办名为“风物”的展览,展出了几位画家、摄影师的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启发我们发现身边的奇景和诗意。
①因此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可变成艺术主题?②展出的作品大都体现出用细节带出重点的风格特点?③彰显出艺术独具的神奇力量?④作品展示的都是他们在美国南部腹地、新西兰北岛旅行时留下的记录?⑤内容从自然环境、建筑、各类标志,到人物、室内布置,覆盖面很广?⑥而且带有叙事意味,每件作品都像日常世界的一个短篇故事

A.②⑥⑤④③①
B.②③①④⑤⑥

C.④⑤②①⑥③
D.④⑥⑤①③②



2、语言运用题    依据下面提供的材料,以北方中学校庆办公室的名义给关山教授写一封邀请函。(注意内容、格式、语言)
  北方中学将在2011年9月1日举办50周年校庆活动。
  北方中学将邀请校友——著名学者关山教授在活动期间来校作演讲。
  关山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
  演讲内容为“立志与成才”。 邀请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峨边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为一个身患疾病而家庭贫困的彝族小女孩阿进捐款2000多元,帮她_________难关。
②成都市血液中心官员透露,成 都去年年初开始取消政府指令性无偿献血,一年多来运转良好,血液供应全靠市民_________无偿献血。
③医疗改革关乎老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要给百姓一个_________,真正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A.渡过 志愿 许诺
B.渡过 自愿 承诺
C.度过 自愿 承诺
D.度过 志愿 许诺



4、单选题  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 ] < style="WIDTH: 540px; HEIGHT: 84px; 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540">A.缩(quán)
B.哀(dào)
C.祈(dǎo)?
D.铐(liào)现(duì)
使(jì)?
(zhá)
暑(kù)石(bān)??
谤(fěi)??
罪(dú)???
子(chuō)足进步(cháng)???
之高阁(shù)?????
义愤填(yīng)???
丛杂(wū)??????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3分)(???)
A.“当天早上周围都太黑了,路灯也没有亮,我没有看见绿化带的台子,所以才会撞上去,才会撞上路灯。”赵师傅告诉记者,要是能看见路灯,他怎么也不会选择撞电线杆。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C.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D.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的标准,就都需要提炼。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