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1-18 01:45:3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题文】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低碳族”。(不超过40字)(3分)
随着灾难大片《2012》热映,“低碳一族”已悄然形成。把家中灯泡换为节能灯,减少收看电视时间,用洗脸盆接水洗脸,每天坚持用手洗衣物,能坐公交就不开车……这些平日里大家都不注意的小事,如今已经有一些人开始关注。在生活上更注意节能,减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有些人已经开始设计自己的“低碳生活”。
“低碳族”是指:____                                                        


参考答案:【答案】低碳族是指:追求“低碳生活”即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节能、


本题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考点,能力层次为E,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本类题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层次,在此基础上概括文意,注意字数限制。注意关键句“这些平日里大家都不注意的小事,如今已经有一些人开始关注”“ 在生活上更注意节能,减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题文】阅读下面文字,从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近期,教育部发布文件,取消了体育比赛、理化生奥林匹克竞赛、科技创新大赛等获奖考生的高考鼓励类加分。对此,你是否赞同?请简述你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②你打算报考什么大学或专业?假设你的某位家人或朋友不赞同你想要报考的大学或专业,请写一段文字说服他。要求条理清楚,有说服力。
③即将毕业离开母校了,请给母校写一段临别赠言,表达你对母校的情感。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参考答案:【答案】三年的时光如云般飘过,时间的天使不苟地将时针拨向离别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1)符合题目要求,以7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
(2)超过字数不扣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题文】下列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B.蚓无爪牙之利
C.古之学者必有师
D.圣人之所以为圣


参考答案:【答案】A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爪牙”古义“爪子、牙齿”,今义“帮凶”;“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有学问的人”;“所以”古义“表原因或方式手段”,今义“表结果”。这是一道古今异义的题目,平时注意积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 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价格成为推动产品销售的第一利刃,价格战一直不绝如缕,及至2007年,竞争形势进一步恶化,更多的厂商不得不跟进跳水。
B.2007年“嫦娥奔月”,2008年“神七”升空,2009年中俄开展火星联合探测,2012年“夸父计划”……中国太空探测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往前推进,真是大快人心
C.国务院11月5日发布《职工带薪年休假规定(草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事实上带薪休假早就被写入《劳动法》,但由于操作性不强,带薪休假便成了纸上谈兵
D.文章在对云雀的叙述、描写中倾注了强烈的爱憎感情,有着极强的感染力,读来真是楚楚动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切实际;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A项“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也形容声音细微悠长,本句误用为连绵不绝之意。B项“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使大家心里非常痛快。此处不合语境。D项“楚楚动人”:形容女子姿容美好,令人动心。用在这里显然不妥。)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是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描写焦仲卿与刘兰芝分别的诗句,请根据这首诗的诗意,展开想象,描写焦仲卿与刘兰芝分别时的场景。
要求:
(1)符合原诗诗意,想象合符情理。
(2)运用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
(3)运用比喻和排比修辞手法。
(4)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要写这个场景可以借助原文中的描述,再加上合理的想象。要注意将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深厚的感情和别离的无奈写出来。
点评:本题相当于一个小型作文,记叙文体,写作时要注意题干要求,字迹要清晰,语言要流畅,尤其注意字数限制,不要写得太少。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