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1-18 01:50:1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注音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狂嗥(háo)悭(qiāng)吝 度(duó)德量力忍俊不禁(jīn)
B.砥(dǐ)柱休憩(qì)没(mò)齿难忘目不暇给(jǐ)
C.犒(kào)赏莅(lì)临否(pǐ)极泰来余勇可贾(jiǎ)
D.澎湃(pài) 隽(juàn)秀殚(dān)精竭虑寡廉鲜(xiǎn)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中悭(qiāng)吝应为(qiān),C项中余勇可贾(jiǎ)应为(gǔ),D项中隽(juàn)秀应为(jùn)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巴金老人走了,我们失去了一个文人的楷模。巴老一生倡导“真”,不仅在作品中认真表现“真”,而且在生活中也一直身体力行着“真”。
B.遭受地震海啸的印尼苏门答腊岛的实武牙市,整个城市一度人去楼空。近日,居民们陆续返回家园,这座海棠城市开始故态复萌,恢复昔日的生活景象。
C.我的态度很鲜明,我对任何有损国家民族利益的邪教的言论不赞一词,我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
D.何先生西洋油画的功底非常深厚,对中国画春秋笔法的运用也十分熟稔,寥寥几笔,一个鲜活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成语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选项A“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此处合乎语境;选项B“故态复萌” 指旧的习气或毛病等又出现了,是贬义词,此处褒贬误用;选项C“不赞一词” 一句话也不说,此处想用不称赞,似是而非;选项D“春秋笔法” 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用在写文章,此处用在画画,对象错配。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
B.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建立或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C.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多元。
D.那跳跃着鸣禽的绿林,树上缠绕着藤蔓的绿叶,以及时隐时现的山岚雾霭,把我整个心灵都吸引了过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生物入侵就是指……物种:主宾逻辑搭配不当;B“针对”缺宾语“……的现象”;C中“赔偿”“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不能搭配“诉讼费”。 辨析病句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语感审读法;②语法分析法;③逻辑分析法;④造句类比法;⑤“对号入座”法,记住六种病句类型及其基本特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自从今年8月底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出台后,人们对于异地高考的具体方案就翘首以待。
B.书商的包装炒作,读者的无暇深读,媒体的推波助澜,使“浅阅读”名噪一时,仿佛人们读的不再是书,而是一种时尚。
C.朝鲜政府不顾全世界人民的反对,坚持进行第三次核弹实验,这是金正恩政府苦心孤诣策划的危险举动,中国人民是绝不答应的。
D.年画起源于古代的门神画,至于为什么多用秦叔宝、尉迟恭做门神,则因年代久远,雪泥鸿爪,不能详细考证了。


参考答案:【答案】A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A形容殷切期盼,正确。B 名躁一时,指一时间名声广为传扬。用于人,对象错。 C苦心孤诣,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而煞费苦心。感情色彩不当。D雪泥鸿爪,融化着雪水的泥土,鸿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题文】阅读下面文字,概括安徽茶叶发展的三大优势。(每条不超过8字)
安徽茶叶具有先天和后发的发展优势:长江南北的山区和丘陵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肥沃,植被丰富,雨量充沛。特别是以黄山为中心的皖浙赣产区是我国两大“绿茶金三角”之一。山区云雾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茶树有效成分的积累,因而茶叶品质优异。全国十大名茶出于此产区的有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太平猴魁、六安瓜片4种。此产区另有霍山黄芽等89种名优茶被列入《中国名茶》榜。此产区拥有全国最早科研所之一的省农科院祁门茶叶研究所,全国最早茶学专业的安徽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全国两所中等茶业专科学校之一的屯溪茶业学校,并建有农业部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优势:①                     ;②                     ;③                     


参考答案:【答案】
①自然条件优越;②名茶种类众多;③科教力量雄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答题的关键是提取关键词。可根据不同的文体,采取提取要素、中心、分层提炼的方法。根据提干可知,在提炼时,要围绕安徽茶叶发展的三大优势来提取,然后概括。前三句围绕茶叶的生长条件介绍,可概括出“自然条件优越”;第四句中的十大名茶所占的名额多,可概括出“名茶种类众多”;后面语句都是从科研方面介绍的,可概括出“科教力量雄厚”。意思对,符合字数即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古代诗歌鉴赏..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