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1-18 01:52:3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正在我应答无言的时候,他面对众多提问者三言两语解了我的围,真是妙语解颐啊。
B.妈妈语重心长地对娜娜说:“你也老大不小了,别总是得鱼忘筌,丢三落四的,凡事多考虑考虑,想得周全点。”
C.长沙的小吃,多种多样,风味独特,耐人寻味,令很多外地游客赞不绝口。
D.消极避世毕竟和儒家的入世哲学相违,面对光怪陆离的衰世景况,报国无门、才华难展的文人内心矛盾重重,其自嘲中流溢的是满心凄苦。



2、阅读题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女神》体现了狂飙突进的“五四”精神,歌颂光明,赞美力量,色彩亮丽,激情澎湃,如《地球,我的母亲》一气喊出二十七个“母亲”。
B.哈姆雷特是一个人文主义者,但不并是一个完美的人,他思虑过多却在行动上犹豫不决,作为王子被民众爱戴的他却不相信民众。
C.蘩漪追求个性自由,追求人格独立。这与周朴园的封建伦理观格格不入,于是周朴园就视她为“疯子”,一定要给她“治病”,甚至要儿子跪下逼她喝药。
D.夏瑜被自己的叔叔出卖而牺牲,母亲上坟时满脸羞愧,连亲人都不理解革命者,小说借此表现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但作者在坟上平空添了个花环来鼓舞革命者。
E.史湘云是《红楼梦》中光彩照人的形象,她开朗豪爽,才情超人。她的诗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意境凄冷,暗示了她悲惨的结局。



3、单选题  【题文】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闲情,是           ,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也是           ,去水边品茗。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           。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见丰子恺先生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只见天空淡月一弯,竹帘半卷,竹椅几把,桌上剩茶几盏,就是           。 
①三月间看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   ②不见一个人,却有说不出的意境
③偷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       ④不知不觉,一弯月儿挂上柳梢

A.②①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②③④①



4、单选题  在下列场合中,服务员的哪句话比较得体?()
陈亮第一次走进建行营业大厅,不知该走向哪一个窗口存钱,正在犹豫时,在柜台外的服务员见了问:

A.“你要存多少钱,先生?”
B.“你想取多少钱,先生?”

C.“我能为您服务吗,先生?”
D.“你想干什么?”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红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进入高三以来,一向学习成绩平平的陈真特别刻苦,进步很大,真叫人不得不另眼相看。
B.大自然的巧夺天工,造就了如诗如画的美景,置身在这里可以观赏到峥嵘的群峰、莽莽森林、高峡平湖和瀑布的壮美。
C.合理的知识结构应是广博与精专的辩证会,专与博都是相对的,应该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D.仿制古画还有一种情形,就是不署姓名,以假乱真,鱼龙混杂,骗取黑钱。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