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古代诗歌鉴赏》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1-18 01:52:5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1)颈联中哪两个字运用得极为生动传神?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
(2)诗中为了表现村居环境的“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具体说明。
???????????????????????????????????????????????????????????????????????????????????????????????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6分)
(1)蹑足行伍之间,????。(贾谊《过秦论》)
(2)????,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
(3)引壶觞以自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驾一叶之扁舟,????。(苏轼《赤壁赋》)
(5)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6)????,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7)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对诗的内容、表达技法、语言作简要的分析。 喜见外弟①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②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③道,秋山又几重。   【注】①外弟:表弟。②沧海:比喻世事的巨大变化。③巴陵:现湖南省岳阳市,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飕飗:形容风声。
(1)这首诗的首联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颈联刻画出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度大庾岭①
宋之问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被贬大庾岭时所写。
(1阅读全诗,试分析本诗表达的思想情感。(4分)
(2)请简要分析本诗在语言和抒情手法的艺术特点。(4分)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