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学类文本阅读》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五)
2017-01-18 02:07:3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第6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描写草木惊醒后的各种情态,请结合全文回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



2、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2008年重庆卷)
时间怎样地行走
迟子建
  墙上的挂钟,曾是我童年最爱着的一道风景。我对它有一种说不出的崇拜因为它常梦着时间,我们的作息似乎都受着它的支配。到了指定的时间,我们得起床上学,得做课间操,得被父母吆喝着去睡觉。虽然说有的时候我们还没睡够不想起床,在户外的月光下还没有戏耍够不想回屋睡觉,都必须因为时间的关系而听从父母的吩咐。他们理直气壮呵斥我们的话与挂钟息息相关:“都几点了,还不起床!”要么就是:“都几点了,还在外面疯玩,快睡觉去!”这时候,我觉得挂钟就是一个拿着烟袋着我们脑门的狠心的老头,又凶又倔,真怒把他给掀翻在地,让它永远不行走。在我的想象中,它就是一个看不见形影的家长,严古板。但有时候它也是温情的,在除夕夜里,它的每一声脚步都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可以在子时钟声敲响后得到梦寐以求的压岁钱,想着用这钱可以买糖果来甜甜自己的嘴,真想在雪地上畅快地打几个滚。
  我那时天真地以为时间是被一双神秘的大手放在挂钟里的。它每时每刻地行走着,走得不慌不忙,气定神凝,不会因为贪恋窗外鸟语花香的美景而放慢脚步,也不会因为北风肆虐大雪纷飞而加快脚步。它的脚,是世界上最能禁得起诱惑的脚,从来都是循着固定的轨迹行走。我喜欢听它前行的声音总是一个节,好像一首温馨的摇篮曲。时间在挂钟里,与我们一同经历着风霜雨雪、湖源湖落。
  我上初中以后,手表就比较普及了。我看见时间躲在一个小小的圆盘里,在手腕上跳舞。它跳得静悄悄的,不像墙上的挂钟那么清脆悦耳,“滴答——滴答——”的声音不绝于耳。手表里的时间给我一种鬼鬼崇崇的感觉,少了几分气势和严,以明明到了上课时间,我还会磨赠一两分钟再进教室,手表里的时间也就因此显得有些落实。
  后来,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时间栖身的地方就多了。项链坠可以隐藏着时间,台历上镶嵌着时间,玩具里放置着时间,至于电脑和手提电话,只要我们一打开它们,率先映入眼帘的就有时间。时间如果是一样到处闪烁着,它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显得匆匆了。
  十几年前的一天,我在北京第一次发现了时间的痕迹。我在梳头时发现一根白发,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的雪一样了我的眼睛。我知道时间其实一在我的头发里行走,只不过一次露出了痕迹而已。我还看见,时间在母亲的口腔里行走,她的牙齿脱落得越来越多。我明白时间让花朵绽放的时候,也会让人的眼角绽放出花朵——鱼笔纹。
  时间让一棵青春的小树越来越枝繁叶茂,让车轮的辐条越来越沾染上锈链,让一座老屋逐渐鸵了背。时间好似变戏法的魔术师,突然让一个活生生的人瞬间消失在他们辛勤劳作过的土地上,我的祖父、外祖父和父亲,就让时间给无声地接走了,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脚印,又能在黑令的梦中见到他们依稀的身影。他们不在了,可时间还在,它总是持之以恒激情澎湃地行走着——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在我们不经意走过的地方,在日月星辰中,在梦中。
  我终于明白挂钟上的时间和手表里的时间只是时间的一个表象而已,它存在于更丰富的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在行走,时间就会行走。我们和时间如同一对伴侣,相依相偎着,不朽的它会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引领着我们一直走到地老天荒。
小题1:.怎样理解“它在清晨的曙,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在文中的含意?(4分)
小题2:.文章是围绕人的成长与对时间的感受来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6分)
小题3:.文章描绘了“时间”的各种行走方式,请简要概括。(6分)
小题4:.文章写到“不朽”的“时间”“会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引领着我们一直走到地老天荒”。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作者对“人”和“时间”关系的观点和态度。(6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0分)
扣??子
[前苏联]卡沙耶夫
瓦西利?维克托罗维奇?切尔内舍夫正在办公,同时用小电子计算器记录着苍蝇的数目。室内的苍蝇太多了,切尔内舍夫出了一身汗。他本想把西服上衣敞开,幸好想起来衬衣上掉了一个扣子,在西服里面别人看不见,只要一敞开怀,立刻就会被发现。这副衣冠不整的模样,一定会使自己在同事们中间的威信受到损失,况且,就是自己看着缺一个扣子也够难受的,好像他是个把最后一颗扣子都拿去换酒喝了的酒鬼,哪里还像个日薪160卢布的总经济师呢!
切尔内舍夫为此很苦恼,于是种种不好的念头开始在脑子里蠕动起来。
他心里想:“哼,我老婆对我冷若冰霜,真是个没心肝的女人!在一起过了15年,连给我钉个扣子的工夫都舍不得,当然啦,这可不是说扣子已经掉了15年,只能少于15年。可也有8个年头了吧,大概还得再加半年。这事我要是不告诉我老婆,起码得穿20年缺扣了的衣服。好吧,我就故意不吱声她自己应该发现嘛,你不是老婆吗。我在这儿整天像头牛一样地干活,可她连个扣子都不给缝。她对我是一点感情也没有了!哎,过去又能过感情吗?青春年少时,我们俩曾相互钟情,如今你就一辈子自讨苦吃吧,你得忍受他的冷漠无情,她不关心我的事业,也不愿和我同甘共苦,这些你全得忍受……哎,我这一生可真倒了霉!”
切尔内舍夫伤心透了,他烦躁起来,不知不觉解开了上衣,这时却猛然看见:在那个8年来缺扣子的地方现在竟给缝上了一个扣子。切尔内舍夫不敢相信,他摸了摸扣子,解开又扣上,对着光线又看了一遍——果真是扣子,扣上正合适。切尔内舍夫深受感动,内心十分惭愧。
“我还算个人呀,坏蛋,哪能这么冤枉自己的结发妻子啊!她真是个少有的极好的女人!应该这么想:我们在一起生活了15年啦,她直到现在还惦记着我的每一个扣子!要知道,她也总是没日没夜地干活,没有一点闲工夫,我可怜的人呀!当然,我也不轻松,可要知道,她的工作比我更费神,而且全部家务活都落在她的肩上。家务事她一点也指不上我,我连给自己钉个扣子都不会!真是个暴君!没心肝的懒虫、笨蛋!”
切尔内舍夫大声地抽了一下鼻子,把手伸进了衬衣口袋掏手帕,然而掏出来的不是手帕,而是一卢布钞票。切尔内舍夫惊得几乎失去知觉,待恢复了常态,他就闭上眼睛,温情脉脉地回忆起自己那体贴入微的爱妻的脸蛋儿来,可是他只想起了她的鼻子。他绞尽脑汁也想不起来别的部分的模样了。他对自己轻蔑到了极点,心里想道:“我真是一个自私自利家伙!一个可怜的硬化症患者!对这样一位崇高的女性我有眼无珠!还把她想得那么坏!只有自私自利的小人才会这样!”
他几乎流下眼泪,一心要做点使妻子高兴的事:买束鲜花献给她,请她去剧院,再说,也该回送些钱给她花呀!于是他将还未计算完的小电子计算器放进办公桌里,就向商店飞奔而去。
回到家时,他手中捧着鲜花,穿着里子绽线的西服上衣,上衣兜里的35卢布在簌簌作响,连它们都跃跃欲出,急不可耐啦。他一面把花和钱递给妻子,一面腼腆地对她说:“这是送给你的,亲爱的。用这些钱去买那你早就想买的东西吧。假如钱不够,那我……那我就劝你买别的便宜一些的吧。”
妻子被这意外的场面闹愣了。她站着不动,一言不发,真的不知道在这种场合说什么好。谢天谢地,岳父出来给解了围。
他走到切尔舍夫跟前问道:“瓦夏,你是怎么搞的,今天干吗把我的衬衣穿走了?我的那件,不用说,和你的一样,但是比你的要大两号,难道你没感觉出来吗?拿我来说吧,你的衬衣我就套不进去,还给你吧……”说着他把同样的一件衬衣递给了切尔内舍夫。
切尔内舍夫瞅了瞅这件衬衣,上面正好缺一个扣子。总经济师立刻沉下了脸,把鲜花和卢布一古脑儿掖在怀里,然后一声不吭,径直走进屋里去了。这时他独自思忖着:?????????????????
“???????????????????????????????????????????????????????????????????????????????????????????????????????????????????????????????????????????????????????????????
小题1:小说开篇便写切尔内舍夫在办公室用计算器记录苍蝇的数目的用意是什么?(3分)
小题2:结合小说情节,分析下列话语情境下的切尔内舍夫心理。(4分)
①切尔内舍夫惊得几乎失去知觉
②总经济师立刻沉下了脸,把鲜花和卢布一古脑儿掖在怀里
小题3:联系全文,分析“谢天谢地,岳父出来给解了围”这句话的含义和作用(3分)
小题4:请根据切尔内舍夫性格特征续写一段内心独白。(4分,不少于三句,不超过100字)
小题5:赏析文中切尔内舍夫的形象。(不超过100字)(6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大数据”是当今公众津津乐道的一个热词,那么什么是大数据呢??打个比方,国家图书馆的藏书有2600万册,如果从数据来看的话,一个家庭一年产生的数据就相当于半个国家图书馆的数据总量。一个时代的人没有办法用那个时代的工具来处理的数据就可以称为大数据。
推动大数据大量产生的核心动力,是人们渴望能将现实物理社会存在的东西记录下来,能够测量它,并且能够分析。随着云计算的发展,人们会利用云平台,通过先进技术从海量的信息中挖掘出有质量、有价值的数据,从而使大量的数据转化成知识。现在的数据计算单位,已经从GB到达了TB、PB,甚至是EB了,绝大多数大数据是非结构性的,其种类十分复杂,现在的技术手段还没法对此进行处理。数据产生和传送的频率非常快,从大量的低质量、低价值的数据中获取知识,犹如从大海中捞针,获取数据成本很高,但有待挖掘价值大。
大数据的发展也关乎广大公众的切实利益。利用大数据可以有效地实现“智慧医疗”,为全面的个人健康管理进行服务;个人可以方便获取医院的就诊信息、检查数据、医疗影像以及个人健康的历史数据等等。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广大公众的生活也将变得更加便利。大数据给企业和商业带来了巨大的价值,比如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降低了不良贷款率,减少了交易成本;谷歌利用大数据预测季节性流感的爆发和传播;AT&T将用户在WiFi网络中的地理位置、网络浏览历史记录以及使用的应用等数据销售给广告客户。
大数据时代关注的是用户的特征,而不是具体的信息。比如通过大数据,希望知道用户是一个处于20—30岁年龄段生育过子女并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而不是想知道她姓甚名谁,今年多大,有几个小孩。大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主要是由一些大型的公司在做,它们有自己严格的规范和流程,以确保信息安全。企业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对用户信息进行不可逆的处理。一旦发生用户信息外泄,企业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国家相关的法律也对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进行了相应的规定。2013年工信部根据全国人大的决定,出台了关于互联网和电信网个人信息保护的条例以保护用户的隐私,这些都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具有一定的作用。用户也需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一些信息泄露事件的出现,也与广大用户本身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不足有一定关系。所以,在大数据时代,迫切需要向用户开展加强自身信息保护意识的教育,也就是安全上网的知识普及和教育。
不论你接受还是不接受它,大数据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一方面,我们要加强个人隐私的保护,另一方面,也要充分适应大数据给我们带来的变革,享受它给每个人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取材于2014年2月13日《光明日报》)
小题1:根据文意,产生“大数据”的基本单位是(?)(3分)

A.社会
B.企业
C.家庭
D.个人
小题2:根据文意,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大数据并不是现代社会特有的产物,任何时代都会产生自己的大数据。
B.对所存储数据应进行控制与筛选,避免因数据过大造成的分析困难。
C.如果没有相关技术与有效的分析手段支持,所谓的大数据没有价值。
D.无论个人还是企业,都可以从对大数据的应用中获得极大的切实收益。
E.因为大企业管理严格,所以它们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数据不会泄露。
小题3:根据文意,请分条概括大数据具有哪些特点。(5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海洋酸化——潜在的环境危机
不再仅仅是气候改变的问题了,除了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效应以外,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也开始改变被称为生命摇篮的海洋的化学成分。这种海洋化学成分的改变而导致的生态和经济学的结果难以预料,但极有可能是灾难性的。在7月4日出版的《自然》上,海洋化学学者呼吁加大减排二氧化碳的力度,并采取措施解决海洋酸化问题,以遏制气候进一步恶化。卡耐基基金会全球生态学部Ken Caldeira、夏威夷大学Richard Zeebe及两位合著者共同撰写了该论文
在过去两个世纪内,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中,40%被海洋所吸收,大海减缓了全球变暖的步伐,但是将付出高昂的代价:与工业化前水平相比,二氧化碳导致海洋的平均pH值(衡量酸碱程度指标)降低了大约0.1个单位。视现在二氧化碳排放的速度,到21世纪中叶,海洋的平均pH值下降可能高达0.35个单位
海洋酸化给海洋生物带来了严重损害,实验证明,pH值降低0.2—0.3个单位,将干扰海洋中最重要的基础生物珊瑚虫以及其他浮游生物的骨骼钙化,因为构成它们骨骼的碳酸钙对酸性环境非常敏感。在本世纪中叶,以澳大利亚大堡礁为代表的珊瑚礁等海洋区域将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之中
大多数海洋生物生活在日光照射的表层水域,也是二氧化碳最易被吸收的水域。为了保护海洋生物,需将pH值下降范围控制在0.2以内。这是1976年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的极限值,二氧化碳减排迫在眉睫。虽然二氧化碳导致海洋酸化的生物反应是不确定的,但是海洋的pH值和碳酸盐化合物数量在几百万年内保持稳定——比温度变化稳定得多。
“我们知道海洋酸化会损害珊瑚虫和其他有机体,但是对大多数物种如何被影响,我们没有实验数据做支撑。”Caldeira说,“实验室内的大部分实验已经完成,结果令人触目惊心,海洋酸化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无法预言的。”酸化必定会对贝类动物,如贻贝和牡蛎等造成严重损害,对商业捕鱼造成极大影响。其他的生物倒有可能在新的酸化环境中茁壮成长,但这可能包括惹人厌烦的“杂草”类和致病生物。二氧化碳对大气的影响已经引起大部分科学家和公众的关注,然而,海洋酸化已经迫在眉睫,将是另一个潜在的严重环境危机。“在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上,我们不仅要考虑气候因素,也要考虑海洋所受的影响。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抓紧进一步减排二氧化碳。”Caldeira说,“虽然二氧化碳的增加看起来是我们必须接受的后果,但是这同样意味着珊瑚礁及其他重要海洋资源的损失。”
(《环球科学》2008年7月9日)
6.下列对“海洋酸化”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洋酸化是指衡量海洋酸碱程度指标的pH值低于正常的水平。
B.海洋酸化某种程度上是由于海洋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其化学成分发生了改变。
C.海洋酸化会损害包括珊瑚虫在内的许多有机体,科学家已经做出了相关的数据统计。
D.海洋酸化减缓了全球变暖的步伐,却给海洋生物带来了严重损害。
7.下列对“海洋酸化将是另一个潜在的严重环境危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洋酸化将会干扰珊瑚虫的骨骼钙化,从而影响海洋生态的基础。
B.海洋酸化将会使海洋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从短期来看这能使全球气温降低,但长期来看是一种严重的环境危机。
C.海洋酸化必定严重损害牡蛎等贝类动物,还会极大影响海洋的渔业发展。
D.海洋酸化可能会让“杂草”类和致病生物茁壮成长,恶化海洋生态环境。
8.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科学家和公众不仅十分关注二氧化碳对气候产生的影响,对海洋酸化的趋势也十分关注,并产生了共识
B.海洋酸化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无法预言的,因此有科学家呼吁要加大减排二氧化碳的力度。
C.以人类目前二氧化碳的排放速度看,到21世纪中叶,海洋的平均pH值下降将高达0.35。
D.海洋的pH值比温度变化稳定得多,而二氧化碳导致海洋酸化的生物反应也是很确定的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多数海洋生物生活在最易吸收二氧化碳的表层水域,因此海洋酸化对它们的影响会十分严重
B.如果人类不抓紧进一步减排二氧化碳,海洋酸化不仅会带来严重的生态危害,也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C.海洋酸化的罪魁祸首是二氧化碳,因此,只要减排二氧化碳,海洋中的pH值就会相对稳定。
D.二氧化碳可以使全球变暖,可以使海洋酸化,但海洋酸化与气候变化却没有关系。



Tags:高考 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理解、分析文..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