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18 02:18:2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题文】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字。(6分)
科技说明文是说明文的一个方面,所以自然要遵循说明文阅读的一般规律,即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注意合理的说明顺序、讲究说明方法。但是必须明确:(1)               ,因为科技说明文也有着自身的特点。科技说明文自身的特点是:从内容的角度看,每一篇科技说明文都要向读者提供新知识、新信息,否则,它就没有什么价值了,它不讲究含蓄,不讲究情感,就是以知授人;(2)          科技说明文强调用语的准确性、分寸性,来不得半点模棱含糊。总之,我们必须要明白一个道理:任何忽视说明文的三要素和(3)           的做法都是要不得的。


参考答案:【答案】(1) 仅仅(只)把握这些是不够的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1)处从上文来看,谈了科技说明文的一般阅读方法,下文提到了科技说明文有其自身的特点,可以推知,此处应填“只掌握上述方法是不够的”之类的内容;(2)处结合上文看,上文说的是“从内容上看”,从下文看,说的是语言特点,由此可以推知,此处应填“从语言上看”;最后一句话是对上文的总结,(3)处应是“科技说明文自身的特点”。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谁料倏忽之间,高中三年已经过去,吉光片羽,无处寻觅,真令人唏嘘不已。
B.少数学生的作文不要说审题立意、谋篇布局和语言表达不好,就是标点符号的使用也有很多问题,有的文章几乎通篇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C.年终,各种盘点甚嚣尘上,其中年度汉字的评选备受关注。“微”字当选年度汉字,“莫言”“你幸福吗”等入选年度关键词。
D.我们认为,贸易保护措施将使金融危机下本已严峻的经济形势更加困难。各国不应以邻为壑,而应加强合作和磋商,这才符合各国的利益。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珍贵的文物。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以邻为壑: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把灾祸推给别人。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交通运输部在对革命老区农村公路建设已给予支持的基础上,将加大对中西部“少边穷”地区农村公路建设的支持力度,提高对这些地区公路建设的补助标准。
B.理科综合、文科综合的考试形式,对许多习惯了单科考试的高三学生,最初的确会感到不适应。
C.认识沙尘暴,了解沙尘暴,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达到对沙尘暴进行预防,减少沙尘暴造成的损失。
D.许多网友认为,标榜“大众”和“草根”的山寨文化之所以能大行其道的原因,是由于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普通人的文化需求、适应了大众文化的消费需求所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B项 不合逻辑,主客体颠倒。应为“许多习惯了单科考试的高三学生,对理科综合、文科综合的考试形式,最初的确会感到不适应。”C项 成分残缺,缺宾语中心语。“达到对沙尘暴进行预防”后应加“的目的”。D项 语义重复和句式杂糅。“的原因”和“由于”重复,“由于……”与“……所致”杂糅,应删掉“的原因”和“……所致”或删掉“的原因”和“由于”的“于”。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②是寡人之过也③夫晋,何厌之有?④今日往而不返者,竖子也。⑤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⑥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⑦不然,籍何以至此⑧因击沛公于坐

A.①⑥⑧/②④/③⑦/⑤
B.①⑧/②④/③⑦/⑤⑥

C.①⑥/②④⑤/③⑦/⑤
D.①⑤/②③/⑥⑧/④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A.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B.这一发生在二十世纪的食人事件,真是耸人听闻,令人难以想象。
C.她扮演的众多角色尽管各不相同,但都有一种共同的东西,那就是舍我其谁的傲气和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豪气。
D.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在吸收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拍手称快: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耸人听闻:耸:惊动,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应为“骇人听闻”。舍我其谁:说的是自视甚高,自认极重,与“傲气”搭配。贻笑大方: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本句有语法错误,“让人”多余。


本题难度:困难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