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常见题型》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18 02:25:0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你准备好了吗?
要求:(1)文体不限。(2)不少于800字(如写诗歌不得少于12行)。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这道作文题采用问句形式旨在引发考生对人生成长的思考。"你准备好了吗"既是善意的提醒,同时也包含着对人生之路曲折坎坷的预见。人生的道路犹如一段艰苦的马拉松赛程,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坚强的毅力是很难跑完全程的。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往往都充满着变数。上帝往往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你在前行的路上才不至于被凄风冷雨所吓倒,你才有可能抵达成功的彼岸。你可以写成记叙文,既可以写自己缺乏准备而遭受挫折的经历,也可写自己"准备充分"而品尝到的成功喜悦。总之,要给读者以人生的启迪。当然,你也可以写成议论文,谈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3日晚8时,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举行,成都支教老师胡忠、谢晓君夫妇当选“感动中国人物”。 2000年,胡忠辞去成都石室联中教职,告别妻子和年幼的女儿,来到海拔3800多米的甘孜州西康福利学校,当了一名志愿者老师。此后的12年,他拿着每月约300元的收入,以老师和父亲的双重身份照顾着这里的143个孤儿。在他来到这里的3年后,妻子谢晓君带着女儿,追随丈夫的脚步来到甘孜,现在她是当地牧区一所九年寄宿制学校的一名老师。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杜玉波这样评价胡忠、谢晓君:他们的高原红,是阳光的沉淀,也是心中澎湃的热血在脸上的体现,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新鲜最健康的红润。这一票我要表达向他们的敬意和赞美。推选委员于丹说:这两位老师让我们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无敌。
颁奖词: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要求: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出发,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字数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此次作文属于材料作文。
下笔之前,考虑清楚三个问题:
1.写什么?(立意,要求:新颖、与时俱进)
2.为什么写?(思想感情,要求:万绿从中一点红)
3.怎样写?(表达方式的问题,要求:形式多样)。
根据材料自选角度,只要是对自己有教育意义的,对他人有借鉴作用的,含有正能量的都可以写。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自拟醒目的题目
2.?角度一定要新颖
3.?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一定要合理运用。
4. 符合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要看清……”,这是一首儿歌中的句子,提醒人们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其实,在人生道路上何尝不应如此呢!对此,你一定有自己的感悟或体会。
  请以“停与行”为题,写一篇不少子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学生乱丢饭菜,老师教育他要勤俭节约。这位同学问到:“节约有什么用?”
请你写一篇文章,回答这个问题。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重点是“什么用”,即节约的作用、意义。应该充分展开思路,可以:从个人到国家、社会,从现在到未来,从经济到思想道德……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甘愿接受规则约束的心灵是真正自由的心灵;相反,无视规则,对抗规则的心灵则是被魔鬼钳制着的心灵。在规则面前低头,是人类崇高精神的最佳表现……规则看守的世界才是高贵生命的圣洁花园……
请根据此材料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规则,让人别无选择
曾记得在一次世乒赛上,一名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的中心很明确,就是“规则”,材料的中心是应该遵守规则,从材料“接受规则约束”“无视规则”“对抗规则”“在规则面前低头”“规则看守的世界”等词语看出材料的重点论述角度是“为什么要遵守规则”,行文紧扣这些内容可以写出较为深刻的文章。高一才接触议论文,这里结合题目谈一下议论文的一般要求,要写好议论文,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如何使用论据证明中心论点。一篇文章,如果没有足够的论据来证明中心论点,就算观点很鲜明、很新颖,议论十分出色,也不能让读者信服。而许多同学在写议论文时,在文章当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常见题型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文学类文本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