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18 02:31:4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句是(?????)
A.他向文物部门捐献了一枚祖传宝珠,具有很高的观赏和保存价值。
B.中国有两类由于沾了水的光,显得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这就是酒文化和茶文化。
C.据《光明日报》报道,目前我国居民百分之四十三的储蓄用于子女的教育,这个比例已超过了用于养老或购房的储蓄比例。
D.到了高二,班里转来一个复读生,这个人连班主任老师都不认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name="optionsTable">
A.十一期间,全国铁路、公路旅客运输组织周密,运力充足,平稳有序,未发生旅客滞留情况,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
B.10月8日,习近平从巴厘岛的APEC会场归来,为今年外交布局收官之作画上圆满的句点,进一步勾勒出新一届领导集体外交开局的清晰轮廓。
C.根据对全国城市住房情况的调查显示,过去一年,房价上涨幅度仍然不小,7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价同比涨幅都超过20%。
D.只有产品在优胜劣汰中竞争而出,才能形成真正的品牌效应,一些总是试图经由“借衣”来进行自救的乳企,它们并非不知道这一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延伸题:第1卷文言文中,作者说“古者英雄之君,其遇智勇也,以不智不勇,而后真智大勇乃可得而见也。”这句话告诉我们:成功者往往表面上看似不智不勇,但最终却能取得胜利。请对此谈谈你的认识。(不少于200字)(10分)


参考答案:(10分)评分标准:有明确的看法,.日能够有理有据地分析,语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太阳队近来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糟糕的防守问题一直没有改善,比赛连连失利,甚至在与弱旅勇士队比赛时,也饮恨败北。
B.虽然高考已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但在第一轮复习中,同学们仍应重视基础知识,从知识点的构成中理解知识要素,切忌不可忽视基础。
C.《赵氏孤儿》是元杂剧中最优秀的历史剧之一。这部作品高扬正义的大旗,描写了忠正与奸邪之间的矛盾冲突,感人至深。
D.目前血液供应相当紧张,中国人口众多,不缺血源,能否真正建立无偿献血的长效机制,是解决“血荒”问题的根本办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搭配不当,“糟糕的防守问题”不能说“改善”。B不合逻辑,“切忌”与“不可”应删去其一。D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一九三九年,德国法西斯头子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的生活,首当其冲的是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
B.他在地主家当长工的时候,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猪棚狗窝,干的是牛马活儿。
C.桂林的山水真是神奇秀丽,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栩栩如生,令人陶醉。
D.某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对于闯红灯总不以为然,认为只要不朝汽车撞,总会没事的。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B项“粗茶淡饭”形容生活清苦朴素,饮食简单节俭。C项“栩栩如生”形容非常生动逼真,好像活的一样。D项“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