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18 02:33:0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大自然赋与了女性双倍的感知红色光谱的基因,这个惊人的发现表明,女性眼中的世界的确比男性眼中的更加美丽。?
B.?朋友送给我们一条名贵的蝴蝶犬,女儿欢呼鹊跃,先生却嫌它吵,而我则因为它把家里弄得又脏又乱而非常苦恼。?
C.?她把海南的荔枝、芒果,新疆的哈密瓜、紫葡萄等珍果和自家产的黄澄澄的菠萝放在一起,装满了一篮子。
D.?他的这部新作,对人性丑陋一面的揭露、剖析和挞伐,鞭辟入理,发人深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生命可能起源于太阳系之外,早于地球诞生时期。这是通过将摩尔定律应用在生物学中获得的结论。
B.缺乏睡眠或睡觉时间不规律会干扰大脑对外界信息的接收,影响身体自然的节律,打乱大脑对外界信息的处理过程。
C.无论是从低处往山坡高处看,还是从山坡上由高处往下看,侗族寨子中层层叠叠的灰瓦屋顶都是最醒止的。这种效果无疑给鼓楼的建筑师们一种取像构楼的灵感。
D.油条能膨胀的原因是面块里添加的膨大剂会在油炸的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瞬间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氨气,让面块在短短几秒内膨胀起来造成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句式杂糅,去掉“据”;B语序不当,将“干扰”句与“影响”调换位置;D句式杂糅,将“造成的”去掉。
考点 :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读书的设计是一个立体性、动态性的设计。围绕着某个问题、某种原有优势的拓展,既可以在纵向上涉及古今,又可以在不同层面上涉及中外以及诸种学科。_______________??,就罕能清理出事物的原理;???? _______________ ,就罕能悟透事物的意义和它运行的曲线;_______________?,就容易使自己的知识封闭起来;?_______________???,就容易使自己的知识失去根,变得虚浮空泛。古今中外在某个问题上进行互参,是读书深入以后应该追求的通则。
A.知今不知古 知古不知今 知外不知中 知中不知外
B.知古不知今 知今不知古 知外不知中 知中不知外
C.知今不知古 知古不知今 知中不知外 知外不知中
D.知古不知今 知今不知古 知中不知外 知外不知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古”对应“事物的原理”,“今”对应“运行的曲线”,“不知外”对应“封闭起来”,“不知中”对应“失去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题文】下列选项对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比喻)
B.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对偶)
C.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设问)
D.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顶真)


参考答案:【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顶真、拟人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每对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组是 [???? ] A.奴/美 私/难 才傲物/犊情深 遗万年/乳未干
B.学/点缀 /头 惑人心/恶不悛 师动众/利除弊
C.信/驻扎 偻/杞 今为止/而不舍 棱两可/装作样
D.端/睥睨 /荡漾 瓜熟落/有放矢 征暴敛/飞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学类文本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