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对应的作家作品不正确的是(????)
A.1913年,印度诗人、社会活动家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的《吉檀枷利》获奖,获奖理由:“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B.1978年,美国作家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的《魔术师·原野王》获奖,获奖理由:“他的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既扎根于波兰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
C.1982年,巴西记者、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获奖,获奖理由:“由于其长篇小说以结构丰富的想像世界,其中糅混着魔幻于现实,反映出一整个大陆的生命矛盾。”
D.1954年,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获奖,获奖理由:“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其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他对当代文体风格之影响。”
2、语言运用题 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定于2011年10月18日在江西南昌举行。下面是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的会徽,请仔细观察,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把它的创意阐述出来。
说明:从内到外的三条弧线颜色分别是绿色、黄色和红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言运用题 在下面这段文字的画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要求:语意连贯,合乎逻辑。(4分)
我们主张同学们要“想大问题,做小事情”,用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①?意识到自己思想的价值,写作?②?可能有质的飞跃。作为“思想者”,你和一切成年人都是平等的,你完全可以,?③?应该理直气壮地大声说出“我认为……”积极深入的思考可以拓宽你的写作空间,?④?是有限的生活经历,也会因思考而被开拓成广袤的写作天地。
4、语言运用题 【题文】把下面画线部分改成表示否定的排比句。(3分)
语文课堂离不开朗读。朗读,才能体会到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情感之切、意
蕴之深,风格之新,手法之巧。朗读时,做到“目、口、耳、心”四到,才能实现目观、
口诵、耳闻、心通的最佳效果。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对水藻是细语,对巨风是抗争”,这两句诗镌刻在园坂村蔡老的墓碑上,成为朴素的箴言,被瞻仰的人们传颂着。
B.一定有一棵沁出馨香的桂树!在这里,桂树是一种在白天都不容易看到的树,况且还是在黑如松烟的夜里?
C.暑假,我们文学社成员相约去向往已久的泰山,目观壮丽山色,耳闻风声鹤唳,心怀思古幽情,洗去了身心的疲惫。
D.张晓风的散文作品清新隽永,阅读时不宜一目十行,粗略浏览,而应品茗倚窗,含英咀华,慢慢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