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1-18 02:47:3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四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真知卓见 一败涂地 全军覆没
B.张慌失措 穷凶极恶 青面獠牙
C.仗义执言 穷当益坚 自强不息
D.责无旁代 夜以继日 通宵达旦



2、单选题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是诗歌的一种,最初是配合音乐来歌唱的,根据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由于词的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为“长短句”。
B.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
C.我国古代的诗歌有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分别。近体诗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绝句分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律诗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D.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元夕指农历八月十五之夜,也称中秋节。



3、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一:子曰:“有教无类。”
  材料二: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于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1)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学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既然认为“有救无类”,为什么还要将学生分成几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A.水生植物之所以能够生活在水里而不腐烂,是因为它们能在水中呼吸,有抗腐烂的能力才不腐烂的。
B.作家们已经注意到了当前最尖锐的社会问题,反映了时代的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
C.晚年的巴金,依然精力充沛,文思敏捷,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表达出对民族振兴、社会发展的深刻思考。
D.新课改的目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通过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使我们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谁料倏忽之间,高中三年已经过去,吉光片羽,无处寻觅,真令人唏嘘不已。
B.“表现”在美国大概是万能的,作秀在咱们中国似乎也是万能的,作秀现象铺天盖地,作秀之说甚嚣尘上。
C.泸州老窖以“1573年始酿”为招牌,结合其一贯的传媒优势势大力沉地撞击市场,在去年的媒体上一鸣惊人,掀起了一股飓风。
D.迅速反映现实生活,高奏时代主旋律,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这是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