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六)
2017-01-18 02:47:5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人说刘谦出门全靠央视,正是央视“托”出了刘谦,当然,董卿的穿针引线也大有不火刘谦不罢休。
B.前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顺利地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至此,政协已有二十六位副主席担任此职。
C.“神舟七号”飞船的顺利返回,标志着我国宇航员在太空行走的难题已经得到成功破解并逐步走向成熟。
D.北大的“精英”们养育了“北大精神”:将打击、磨难、生死置之度外,为公平、自由、真理啸歌前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贸然蹓达金刚钻一副象棋
B.发轫宣泄座上客一枕黄粱
C.蛰伏幅射爆冷门功亏一匮
D.安分膨胀挖墙角风靡一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主要考查音近(同)字、形似(近)等正确书写,容易混淆,可以根据语句的上下文意思并结合着词语意思来分析判断。把握不准的可以用排除法进行筛选。A项蹓跶或溜达; C项辐射?功亏一篑;D项挖墙脚。故正确选项是B。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单打比赛结果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中国运动员林丹为此获得了此项比赛的冠军。
B.知道一大堆的影星、歌星,却不知道科学院的院士,这能怪孩子们吗?看看我们的媒体每天都在传播些什么吧。
C.为了办好2010年亚运会,广州请来世界各地专业人士组织赛事,参与筹划,实际上这也是广州与国际接轨,学习别国先进的理念。
D.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于去年年底离职,在联合国欧洲办事处所在地日内瓦定居并安度晚年,从而实现了他多年以来的夙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不合逻辑,“为此”应删除。C.成分残缺,缺宾语的中心语。应在“理念”后补“的途径”。D成分赘余,“多年以来”与“夙愿”意思重复,应删除“多年以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财政资金的投向要瞄准解决分配不公问题,不是先去锦上添花,而是要优先解决由于某些政策失误,由政府部门自己造成的不公平问题。
B.争论得沸沸扬扬的江苏省2008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方案几经波折后终于尘埃落定,新方案更加突出了对考生语文能力的考查。
C.北京奥运村是遵循国际奥委会的要求来设计的,因此在硬件上和以往的奥运村平分秋色。奥运村将分成三个区域,分别是居住区、国际区和运行区。
D.由于姚明在火箭队打球,中国观众对NBA的忠实程度已经超越其他一切体育比赛。因为爱屋及乌,所以和NBA有关的体育用品和品牌都得到了球迷的高度认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占一半。用于此不合语境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4分)
在当今语言狂欢的年代里,新词新语层出不穷,许多新词的产生具有不可预期性。近来,只要稍微留意,就会有一个新的发现:又有一个新词迅速蹿红,开始受到各种媒体的青睐,就连堪称“中国第一大报”的《人民日报》也不例外。请看:
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人民日报》2010年1月10日)
这条新闻标题位于头版头条显著位置,报道的是江苏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华丽转变一事。这里“给力”是动词,指“大力支持,发挥作用”,整个标题的意为“提供支持和力量,使江苏成为文化强省”。
值得一提的是,此事立即受到广大网民和语言学界的空前关注,成为热议的焦点。
(1) 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分)
                                                             
(2)你对上述材料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2分)
                                                             


参考答案:【答案】示例1:“给力”亮相《人民日报》彰显的是“中国第一大


本题解析:【解析】(1)(2分)“给力”亮相《人民日报》(或“给力”荣登《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2)(2分)观点鲜明有力1分,理由充分1分。(观点开放,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