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写》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六)
2017-01-18 02:54:0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
(1)“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三国演义》中谁说的?请叙述当时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绍问何人。此人是谁?后来发生了什么事?请简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曹操。曹操献刀后从洛阳逃到中牟,被县令陈宫捉住。陈宫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 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写道:“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得了。”作者“懂得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向子期处在司马氏政权的高压之下,文章只能写的短而隐晦;②作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做五小题)
(1)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2)________________,子无良媒。(《诗经》)
(3)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4)________________,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
(5)如何四纪为天子,________________。(《马嵬》)
(6)________________,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
(7)云树绕堤沙,________________。(《望海潮》)
(8)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定风波》)


参考答案:(1)风萧萧兮易水寒??
(2)匪我愆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临清流而赋诗。
(2)引壶觞以自酌,________________。
(3)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_______________。
(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6)______________,当侍东宫,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登东皋以舒啸
(2)眄庭柯以怡颜
(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其他题  古诗文填空:(每题1分,共8分)
(1)子曰:“____________,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2)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________。(《孟子·滕文公下》)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梁惠王上》)
(5)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6)岁寒,__________。(《论语·子罕》)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名句名篇默写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