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九)
2017-01-18 02:54:2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句,语意和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好的散文不会让读者感到与作者生疏。作者在______眼中世界的同时,也在清晰地______着自身的影像。实际上,______,无论作品本身是优是劣。“作者形象”并不等同于作家的自画像,它是作家灵魂的投影,是在文字中展现的一种人生境界,是写作视角和阅读视角综合的结果。
A.?描摹??勾画??没有一部作品不是在描绘着“作者形象”
B.?描述??勾画??作品传达的是作者内心独有的情感体验
C.?描摹??刻画??作品传达的是作者内心独有的情感体验
D.?描述??刻画??没有一部作品不是在描绘着“作者形象”



2、语言运用题  【题文】请根据下面一则新闻材料,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0字。(4分)
本报讯 据《京华时报》报道,我国女性航天员有望乘坐神舟十号飞船进入太空,参与执行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并入住天宫一号。这意味着,未来两年内,太空中将出现中国女性航天员的身影。
在去年确定的我国第二批航天员队伍中,有“两朵金花”一直备受关注,但至今未露面。据了解,这两位入选的女性航天员均来自空军运输航空兵部队,平均飞行时间达上千小时。
据悉,将随“神十”飞天的一位女性航天员来自山东烟台。据媒体此前报道,此人名叫王亚平,是一位“80后”女飞行员,曾驾机参加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消云减雨及多次战备演习。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副总指挥张建启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我国空间实验室的有人交会对接任务,就很可能有女航天员参与。届时,我们将实现真正的‘嫦娥飞天’梦想。”
《国际太空》杂志执行主编、航天专家庞之浩表示,“一般情况下,女航天员首次飞天,最多上一名,因任务尚处于探索过程,一切活动要以安全为主”。
答:
<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3、单选题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科,是杂剧剧本中指示角色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的用语。
B.汤显祖,明代著名的戏曲家、文学家,他创作的《牡丹亭》《南柯梦》《邯郸记》《紫钗记》合称“临川四梦”。
C.关汉卿,元初戏剧家,他与郑光祖、白朴、王实甫合称“元曲四大家”。
D.吕瑞明等创作的《杨门女将》是根据扬剧《百岁挂帅》改编而成。



4、语言运用题  请用词语“诵读”“月光”“湖畔”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要求:想象合理,语意连贯,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5分)



5、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网易、新浪等14家网站联合发出文明办网倡议书,号召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消息,已成为家长的强烈要求、社会的共同呼唤和保障未成年人的迫切需要。
B.日本新任自民党总裁谷垣祯一于19日下午参拜了靖国神社,并狡辩称自己不仅是告慰二战时期的亡魂,也要告慰日本近代史上死去的所有亡灵。
C.据悉,百姓期待已久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和现行的零售指导价相比,约有45%的药品将降价,平均降幅达12%左右。
D.安放在法国先贤祠里的伟人们,奉献给世界的不是具有永久欣赏价值的杰出艺术,而且是一种思想和精神,他们无疑是撑起民族精神大厦的一根根擎天巨柱。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