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p; 第:科举考中
B.推辱主帅 推:追究
C.不痛绳之 绳:捆绑
D.复命知益州 知:掌管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议以咏首荐 咏引前事为言
A B
若以一部校故 为乡里所称
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 饥者八九
C D
咏悉宽其罚而遣之 求霖者三十年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B.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c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D.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张永德被惩办后不久,太宗就意识到张咏的意见是对的。
B.当李顺叛乱的时候,张咏敦促上官正出兵讨伐,并为之隆重饯行。
C.以歉收时,张咏主张对贩私盐的人从轻处分,并建议从此后都减轻刑罚。
D.真宗对张咏在四川的表现很满意,通过谢涛传达了对张咏的赞赏。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名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 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4分)
②傅先生天下贤才,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3分)(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张咏“惜才”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鹧鸪天
[宋]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螟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1) 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
(2) 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气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子曰:“知者不惑, , 。”(《论语》)
(2)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 。(李密《陈情表》)
(3) ,江月年年望相似。 ,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 , ,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妖.赤壁怀古》)
语文试卷B 第3页(共8页)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一15小题。
思想的方法主要有三种:逻辑方法,体验方法与玄思方法。读书要能应用思想方法,才不会做书本的奴隶。以下讨论怎样用思想方法来读书。
逻辑与数学相依为命,逻辑方法即是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思想的概念,来理解自然与人生的事实。辽样方法的目的在能给我们有普遍性、有必然性的知识。换言之.逻辑方法与数学方法一样.有一个特点.就是不问效用如何、结果好坏、满足个人欲望与否等实用问题。譬如.有一个三角形于此.教学不闷此三角形有何用处.不问此三角形是谁画的.更不问画三角形、研究三角形有何利益。教学只求证明三角之和必等于两直角.这是三角形的本性或本质.是一条有普遥性、必然性的弃理。所以一个人是否用逻辑方法思想.鱿肴他是否能扫除那供然性的事实.摆脱实用的目的.而去探讨一物的普遍必然的本质。应用逻辑方法来读书,就要看能否把握其所讨论的题材的本质,如是就可以判断书的学术价值的高下。同事,我们读一书时,亦要设法把握一书的本质或精义,用种种离职的活动以求了解此书的内容。
体验方法即是用理智的同情去体察外物,去反省自己。体验法最忌有主观的成见,要虚心忘我,深入实物的内在本质或命脉,以领会其意义与价值,而不从外表去加以粗疏的描写或概括。此种方法,用来体察人生,欣赏艺术,研究精神生活或文化创造,特别适用。朱子所说的“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沉潜玩索”,都是体验的方法。应用体验的方法用来读书,使自己沉潜侵润于书籍中,设身处地,用一番心情,费一番心思,以审美、欣赏艺术的态度去读书,从中感觉书之可乐可好、智慧之可爱。把读同代人的书当成与作者交流思想。沟通学术文化的途径,把读古书当作与古人暗对的精神生活,神游冥想于古籍的宝藏里,与圣贤的精神相交接往来,含英咀华,体会古人真意,发挥自己的心得。由此而深造有得,则其所建立的学说,所发出的议论,自有一种深厚淳朴、中正和平之气,而不至于粗疏浅薄。
所谓玄思的方法,最简易地讲来,可以称为"由全体观部分,由部分观全体"之法。
只知全体,不知部分,则陷于空间。只知部分,不知全体,则陷于支离琐碎。必由全体以观部分,各部分才可以各安其分,各得其所,不致起争执矛盾。必由部分以观全体,才可以见得部分的根本所寄、归宿所在,而不致执著一偏。如朱子之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而达到豁然贯通的境界。他又能由太极之理、宇宙之全,而观一事一物之理,而发现本末精粗,条理井然,"枝枝相对,叶叶相当"。用此方法读书,即是由约而博、由博返约。譬如:读一篇文学,由一字一句以表明全篇的主旨,就是由部分观全体之法;由全篇文字的主旨,以解释一字一句应用的含义,便是由全体观部分之法。此外如由整个时代的文化以观察个人的著作,由个人的著作以例证整个时代的文化,也可以说是应用由全观分、由分观全、多中见一、一中见多的方法来读书。此种玄思的方法,认为著作、思想、世界都是一有几天,有如常山之蛇,击首则尾,击尾则首应。故读书,了解思想,把握世界,须用以全体观部分、以部分观全体的方法。
总之,要从读书里求得真实学问,须有严格的方法,以逐渐养成研读伟大著作的勇气与能力。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 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知识具有科学知识坚实可靠、颠扑不灭的特点。
B.体验法要虚心忘我,观察事物的外表,以理解其意义与价值。
C.审美。欣赏艺术要放弃主观成见,站在作者的立场,赞同作者的观点。
D.合理运用思想的方法读书,人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
E.朱子既观察事物的部分,也观察事物的征途i,避免了学问上的空洞与琐碎。
13.关于应用思想方法来读书,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读书不会应用思想的方法,就会让自己成为书本的奴隶.所以思想的方法很重要。
B.应用逻辑的方法来读书.要充分运用理智,把握书的精髓.确定其学术价位的高低。
C. 应用体验的方法来读书.要求静心诚意,把书的作者当作朋友.把握作者的真意。
D. 应用玄思的方法来读书.必须先把握全书要旨.然后再推敲一字一句、一章一节。
14. 数学方法与逻辑方法有仕么相同之处?请结合文意概括。(4分)
15.国学大师陈寅恪通过唐代历史解读白居易的诗,同时,他又通过白居易的诗《卖炭翁》考察唐代“宫市”弊政。陈寅恪的研究体现了文中的什么思想方法?请结合文意分析。(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