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五)
2017-01-19 02:59:3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2)_________________,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
(3)_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论语》)
(5)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七十者衣帛食肉,_________________,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______________,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2)简能而任之,______________。(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______________,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
(3)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______________。(晏殊《蝶恋花》)
?   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4)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______________,抚孤松而盘桓。(陶潜《归去来兮辞》)



3、单选题  【题文】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黛玉临死前去看几近疯癫的宝玉时两人都笑了,此时宝玉的笑是源于对爱情的希望,而黛玉意识到希望已经完全破灭,所以《红楼梦》中说黛玉“此时反不伤心,惟求速死”。
B.“司徒妙计高天下,只用美人不用兵”(毛宗岗评本第八回总评),说的就是《三国演义》中司徒王允只是巧用了一条美人计,就制造了董卓和吕布二人的矛盾,使父子反目,最终促使吕布下决心反董。
C.《老人与海》中老渔夫桑迪亚哥在海上捕鱼,等到第85天才发现了一条很大的沙丁鱼,它克服了重重困难,经过艰难的搏斗,终于在第三天早晨,把鱼叉刺进了沙丁鱼的心脏。
D.琴是《家》中幸运的女子,她目睹了身边发生的一切悲剧,深刻地感受到高公馆中的一切罪恶,能够勇敢地和他们斗争,和觉民争取自由婚姻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E. 《边城》中顺顺请了杨马兵来老船夫家为儿子说媒,当翠翠得知是为大佬作媒时,内心的慌乱与失措使她“不曾把头抬起,心忡忡地跳着,脸烧得厉害,仍然剥她的豌豆,且随手把空豆荚抛到水中,望着它们在流水中从从容容地流去,自己也俨然从容了许多”。



4、单选题  下列对课文节选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桥边的老人》)
(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自己的小动物。这段描写表现了人性的光辉。)
B.那天边疾奔而至的呼啸/带来了恐怖/疯狂地/扫荡过大地/荒漠的原野/冻结在十二月的寒风里(《北方》)
(这几句诗描写了北方寒冷的天气和萧条的景色,寓情于景,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哀。)
C.目前的形势依然很严峻。即将破晓的黎明是暴风雨过后的那种黎明。但待到日近中天时,阳光会普照大地。黄褐色的玉米又将沉甸甸地压在收获者的双臂上。(《奥林匹克精神》)
(演说的结尾顾拜旦运用了夸张和比喻,饱含深情地、形象地憧憬奥林匹克的美好前景。)
D.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荷塘月色》)
(这两句写景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运用了叠词,富于音乐美,表现了作者对荷塘之美的欣喜。)



5、语言运用题  简答。(用100字左右回答)
  《红楼梦》中,宝玉曾作《芙蓉女儿诔》来凭吊一位红颜知己。这“芙蓉女儿”是谁?请你简述她临终前,宝玉前来看望的经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ags:高考 语文 名句名篇默写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