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六)
2017-01-19 03:19:3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某些吃惯“大锅饭”的职工对劳动工资制度的改革,的确会感到不适应。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对于我们感到十分亲切;它已经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中奋斗的行动纲领。
C.日本首相前往“靖国神社”为东条英机等战争罪犯招魂的反动行径,对于曾经饱受侵略战争祸患的中国人民和其他亚洲国家的人民是不能容忍的。
D.世界重量级拳击冠军刘易斯接受了女皇颁发的皇家勋章,以表彰他为英国拳击事业做出的贡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其他均为主客体颠倒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得知了徐悲鸿去世的消息,她打开身边珍藏着的悲鸿早年的妙手丹青,不由得泪下如珠。
B.平时,大家抓紧时间学习,陈冬却玩得痛快。要大考了,他天天开夜车,结果得了大病,连大考都不能参加。真是自食其果。
C.我国乒坛健儿在四十三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中以三比二力克瑞典队勇夺冠军,体育馆内振聋发聩的欢呼声淹没了场外的雷声和雨声。
D.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病,对人体又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妙手丹青:指技艺高超的画师。丹青,绘画的颜料。本句误用为画作。B“自食其果”指自己犯了罪,自己承担责任,罪有应得。句中陈冬只不过做错了事,何罪之有呢?此处言重了,应换语义较轻的“自作自受”。 C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下列外国作家、作品、体裁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塞万提斯——《唐璜》——戏剧  安徒生——《丑小鸭》——童话
B.法捷耶夫——《毁灭》——小说   阿·托尔斯泰——《苦难的历程》——小说
C.果戈理——《死魂灵》——小说席勒——《阴谋与爱情》——戏剧
D.左拉——《萌芽》——诗歌莱蒙托夫——《当代英雄》——苏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萌芽》是小说,莱蒙托夫是俄国作家。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箪食壶浆(shí)  饮食起居(shí)  斗转参横(shēn)  参差不齐(cēn)
B.量体裁衣(lián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事情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对李女士的经历已经有了一知半解,下面我们再听听李女士在这之后的离奇遭遇。
B.叙利亚国内局势越来越紧张,内战阴云笼罩大地,大批难民在冬天已经到来的寒风中奔向遥相呼应的邻国。
C.与人交往需要彼此坦诚,那些胸中无数的人不仅会在交往中受到更多排斥,甚至有可能被团队彻底边缘化。
D.《金融邮报》认为,印度明知本国在其他国家的投资者没有受到歧视,却不愿投桃报李去善待外来投资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不能用于“对李女士的经历”,一般用作与学习或研究有关的谦辞。B.遥相呼应:远远地互相配合。此项把“遥相呼应”理解为“相邻”,使用错误。C.胸中无数:对事情不了解,没有底;没有把握应付。此项理解为“不坦诚”,使用错误。D.投桃报李:比喻相互赠答,友好往来。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