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1-19 03:20:1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从修辞角度看,选出与其它句不同的一项是?????(???)
A.可这是一刹那的感情,它就像从暴风雨的乌云缝隙中偶然透露出来的一丝阳光,转瞬间就消失了。
B.也许我的姿态有点不自然,像一个胆小的狂妄之徒初进客厅一样。
C.谷底一片潮湿,浓厚的苔藓像海绵一样,紧贴在水面上,他走一步,水就从了脚底下溅射出来。
D.一记起在我同我自然和必然所爱的人之间,横亘着财富、阶层和习俗的辽阔海洋,我的心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C、D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使用语言,不仅要用得对,在语法上不出毛病,而且要力求用得好,要有艺术性,有感染力。
②如果语言不符合语法,说都说不通,就没有什么好的修辞可言。
③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
④这就要讲究运用语言的艺术,也就是要讲究一点修辞。
⑤有意用不符合语法常规的办法取得某种修辞效果是许可的,然而这只是偶一为之,并且要有些特定的条件。
⑥好的修辞,必然是符合语法规律的。
A.③②⑥①④⑤
B.③①④⑥②⑤
C.⑥⑤③①②④
D.⑥②③①⑤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方永刚之所以成为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入学习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是因为党的创新理论深深吸引了他,折服了他。
B.舆论认为,中央领导的讲话理性务实,展示了大陆方面对台湾同胞的善意和诚意,必将对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C.在节后春运高峰到来之际,公路、铁路、民航等部门,挖掘运输潜能,合理安排运力,确保不出现旅客滞留现象发生。
D.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社交技能和体质,教育部有关部门计划将舞蹈设为必修课,但这一计划遭到一些父母的强烈反对。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B成分残缺,在“产生”前加“发展”;C句式杂糅,删掉“发生”;D搭配不当,在“体质”前加“增强”;)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题文】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搅拌惊蜇水龙头以身作则
B.熨帖装帧发祥地坚苦卓绝
C.辩证砥砺临界点彪柄千秋
D.青睐掂量一柱香草菅人命


参考答案:【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用比较排除法。可以先排除固定词语、常用词语,然后,结合着词语意思来辨别词语搭配是否正确。A项惊蜇——惊蛰,C项彪柄千秋——彪炳千秋,D项一柱香——一炷香。所以选B。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题文】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蚯蚓 秋老虎 裘皮服装 挥斥方遒
B.佝偻 狗腿子 勾心斗角 苟延残喘
C.末了 没奈何 莫名其妙 含情脉脉
D.踟蹰 脂肪酸 知书达理 执迷不悟


参考答案:【答案】C


本题解析:【解析】C(C都读“mò”;A“蚯”“秋”读“qiū”,“裘”“遒”读“qiú”;B“佝”“勾”读“gōu”,“狗”“苟”读“gǒu”;D“踟”读“chí”,“脂”“知”读“zhī”,“执”读“zhí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