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1-19 03:20:1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题文】以我国闻名的自然景观为对象,仿写两个句子。
万里长城,犹如一条腾飞的巨龙,蜿蜒于峻岭之间,她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的象征;东方明珠,好象一枚待发的火箭,矗立于黄浦江畔,她是我国迈向现代化的见证。
                                                                     
                                                                     


参考答案:【答案】答案举例:九曲黄河,犹如一条长长的彩练,横亘于中华大


本题解析:【解析】(描写对象应是“自然景观”,仿写两个句子,每个句子中都要运用比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里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们提倡()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
②某些人以(祸)来解释巴尔干地区战争危机的本质,显然是不公允的。
③李向群在抗洪斗争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不愧为新时代的雷锋。
④坚持环境综合治理的方针,反对本位主义,警惕和防止出现()的倾向。
A.韦编三绝祸起萧墙舍己救人以邻为壑
B.韦编三绝积重难返威武不屈情随事迁
C.触类旁通祸起萧墙舍己救人情随事迁
D.触类旁通积重难返威武不屈以邻为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韦编三绝: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年喜读《周易》,常常翻阅,爱不释手,以致连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也断了数次。形容好学不倦,勤奋用功。
触类旁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而推知同类中其他事物。
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积重难返:积存的问题或陋习很深,难以改变。
以邻为壑:《孟子·告子下》:“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把邻国作为水坑,把本国洪水排放到那里。表示嫁祸于人。
情随事迁:思想感情随着情况的变迁而发生变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仿照前面的句子,仍以“美”为话题续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与前句相同,并能与前句结合形成旨意统一的语段。
美,可以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也可以在坍塌破败的大桥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参考示例:
美,可以在芳香扑鼻的鲜花上,也可以在风中跳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新浪网今天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等离子电视、钻石项链、高端手机和名牌服装之间,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女性选择了前者,这说明女性更喜欢科技含量高的产品。
B.现代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负担越来越重,压力也越来越大,这自然有时代发展的客观原因,也关系到我们内心世界的波动。
C.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D.太空的微重力、高洁净、高真空的特殊环境以及外星球上丰富的各种矿藏,成为人类拓展生存空间的最大的资源宝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丝语。(《琵琶行》)
B.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C.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箫墙之内也。(《季氏将伐颛臾》)
D.哭?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慨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我剩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雷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私语? C萧墙? D大概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