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宿府
杜甫
???? 清秋幕府①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 已忍伶俜十年事②,强移栖息一枝安。 注:①杜甫当时在严武幕府中。
②十年事:杜甫饱经丧乱,从755年(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至作者写诗之时,正是十年。
(1)诗的前四句作者使用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的诗在思想情感上有“沉郁”的风格,结合本诗进行简要的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答:井梧,蜡炬,角声,月色。用所观之景、所听之声,来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田?家
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范成大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小题1:欧阳修的《田家》在描绘农村生活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技巧?请结合全诗简析。
小题2:两首诗都描绘了农村生活,但各有侧重,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小题1:主要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1分)雨声初歇,斑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诗歌一、三、四句写景,二句写农人。通过写景,描绘出一幅清丽无比的乡村图画。辽阔的平川是画面的背景,红日映照下绿油油的桑树、洁白的杏花使画面色彩斑斓,鸠鸟的鸣叫使画面充满了生机,而刚刚消歇的春雨则使一切显得特别洁净、清新。疏疏几笔,即传达出了春雨过后,艳阳初照下的乡村别具魅力的美。“赛罢田神笑语暄”是农人的精神状态,充满了乐观和愉悦,对生活的满足、对美好未来的自信尽在不言之中,而这又与乡村美景相得益彰。
小题2:
试题分析: 欧诗通过对“绿满平川”“春祭笑语”“雨歇鸠鸣”“初日繁花”四个画面的描写,描绘了浓浓的春意,勃勃的生机,表现了田家生活的热烈、兴旺的气氛,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态度。范诗用沉重的诗言,一方面真实刻画了菱农的形象与生活状态,另一方面又从中寄寓个人对苦难农民深深的关切、对老百姓痛苦生活的深刻体会,以及对苛刻的赋税强烈的愤慨。诗作的每字每句,皆为诗人发自内心的忧农、怜农、爱农等深厚的情感吐露。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问题。 浣溪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唯有落花知!
注释:①池馆:周围有水池的屋子。②沈郎:即多病的诗人沈约,这里指词人自己。
1.联系全词,简要分析这首词开头两句的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人在下阕表现了怎样的 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开头两句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美景图,以乐景反衬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木兰花慢·别西湖两诗僧
卢祖皋
嫩寒催客棹,载酒去、载诗归。正红叶漫山,清泉漱石,多少心期。三生①溪桥话别,怅薜萝犹惹翠云衣。不似今番醉梦,帝城几度斜晖。
鸿飞,烟水弥弥。回首处,只君知。念吴江鹭忆,孤山鹤怨,依旧东西。高峰梦醒云起,是瘦吟窗底忆君时。何日还寻后约,为余先寄梅枝。
【注】①三生:佛家语,指前生、今生、来生。杭州北山有三生石。
小题1:起句“嫩寒催客棹,载酒去、载诗归”有何妙处?试作赏析。(4分)
?????????????????????????????????????????????????????????????????????????????????????????
?????????????????????????????????????????????????????????????????????????????????????????
小题2:全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
?????????????????????????????????????????????????????????????????????????????????????????
参考答案:
小题1:
①“嫩寒催客棹”运用拟人的手法,不说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
词的上半阕写主客晤对的清欢。一起三句将诗酒清游的胜概写出,便有一种笼罩全篇的力量。“嫩寒催客棹”,不说自己起了游兴,而说是好天气催动了我的作客之舟。这种拟人化的写法,突出了风日之美,有一种人难以抗拒的吸引力。“嫩寒”,已被人格化,一个“嫩”字给瑟瑟的轻寒赋予一种令人爱赏的色彩,是通感技法的又一佳例。
小题2:
试题分析:
这首词以苍茫幽远的意境,描绘出词人倦于官场上的曲意逢迎,而渴望如山雀归林的心志,令人心高气远。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蝶恋花
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1.词的上片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一句,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拟人。将垂杨和春人格化,表现了垂柳对春的依恋。
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