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1-19 03:25:2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立竿见影 无尚光荣 余勇可贾 怨天尤人
B.振聋发聩 宣泄不满 委曲求全 察言观色
C.沧海一粟 坐收鱼利 甜言密语 金榜题名
D.与时俱进 鼻腻鹅脂 耳熟能详 欢渡良宵



2、语言运用题  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材料一:唐高祖认为,在平窦建德、刘黑闼战役中战功赫赫的王君廓,其壮气不逊古人,“不可以常例赏之”,故特赐以“锦袍、金带”,以示恩宠。(《旧唐书·卷六O.王君廓传》)
材料二:贞观二十一年,唐廷在铁勒诸部占据的灵夏一带广设羁縻府州,对于铁勒蕃酋,太宗投其所好,特赐绫锦、金银,当看到其中一件“绯黄地瑞锦禄领袍”时,在场蕃酋“睹而惊骇,以为未尝闻见,捧戴拜谢,盘叫于尘埃中”。《册府元龟·卷一七O》)
上述材料反映出,唐代的锦袍有着特殊的用途和内涵。对内,???①???;对外,?②???,特别是用于北方部落的赠礼,这和北方民族对锦这一面料的看重密切相关。同时期的诗歌谈及锦袍,除了表明皇帝的特殊恩典外,???③???,比如李白在《赠刘都使》中写道:“饮冰事戎幕,衣锦华水乡。”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膊/肢窝躯/金蝉脱/繁星闪
B.范/样儿下/风雪途引/风驰电
C.车/那间铜/遗万年粗日持久
D.震巍巍延/顺摸瓜默/提纲



4、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乃以齐王田荣反今君乃亡赵走燕
B.因举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张彦因为一件小事跟室友发生口角并大打出手,虽经老师极力斡旋,双方矛盾暂时仍未
消除。
B.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为政清廉,自觉接受“八荣八耻”教育,这样才能上行下效,扭
转不良的社会风气。
C.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火中取栗的行为,公安交通
部门还应加大处罚力度。
D.公安部门正式介入调查足球赌博案件,调查对象涉及足协高官,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