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1-19 03:39:1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题文】.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阿Q这个人物也是有生活______的,更重要的是他反映了那个时代国民精神的一些弊病。
②屈原披头散发,形容枯槁,神情悲怆,他______于汨罗江畔,放不下故国热土和自己永远挚爱的人民。
③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爱的嫩芽是细弱的,______ 长起来的时候,它______ 强大无比,所以必须精心呵护。
A.原形留连只要/就
B.原型留连只有/才
C.原形留恋只要/就
D.原型留恋只有/才


参考答案:【答案】 B


本题解析:【解析】原形:原来的形状,本来的面目;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的人。留连:留恋不让,舍不得离去的情态;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只要/就:表充足的条件;只有/才:表必需的条件。)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与原文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C.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挈阔谈宴,心念旧恩。

D.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参考答案:本题解析:“挈”应为“契”。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11月3日凌晨l时36分,中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顺利完成首次交会对接,不孚众望的中国航天人为大家奉献了这次“天神拥吻”的盛景。
B.18名路人漠不关心被碾压的“小悦悦”,只有那个叫陈贤妹的阿婆站了出来。后来,人们说她“拯救了中国人的良知”;那个小女孩叫王悦,后来,人们说她“刺痛了中国人的心灵”。
C.10月20日,罪不容诛的独裁者卡扎菲被反对派士兵开枪打死,消息传来,利比亚“全国过渡委”领导下的群众欢呼雀跃。
D.269万罚款,13家门店停业整顿,重庆市工商局就沃尔玛假冒“绿色猪肉”事件开出最严罚单。10月21日,沃尔玛全球副总裁贝思哲抵达重庆,就此事敬谢不敏,向重庆顾客道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辨析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项,不孚:使人信服、信任、相信。不能使大这信服。B项,漠不关心,不能带宾语。C项,罪不容诛:把罪人杀死。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D项,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恭敬地表示自己能力不足,不能够接受做某事。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积腋成裘 猝不及防 曲突徙薪 喧宾夺主
B.宵衣旰食 气势汹汹 耳提面命 常年累月
C.张皇失措 歃血为盟 钟灵毓秀 贻笑大方
D.源远流长 留芳百世 至理名言 欲盖弥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题文】根据你所了解的中国古代文化知识,在空格内补写下句。要求:与上句字数相等;结构大致相同。(3分)
杜 子 美 居 茅 屋 胸 怀 天 下 寒 士:
                                             


参考答案:【答案】苏东坡游赤壁凭吊千古英雄;陶渊明淡名利饱览五车诗书;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要剖析例句的内在隐含条件。从所给例句来看,应包含古代文学的作者、作品及其相关内容。把握这一点,再根据题目的要求就能仿写给出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
点评:仿写对联属于“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考查范围,也属于“仿用句式”考查范围。考点主要立足于仿写,平时应该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和对仗修辞方法的特点。了解对联的常见形式和基本的要求。当然,对联的仿写也应该注意题目的要求,尤其不能忽视题干上明示或暗示的信息。联想法是仿写制作对联最基本的方法。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